那座用“美的空调”和“海尔冰箱”等废弃电器包装纸箱糊成的“帕特农神庙”,在王姐那充满了“悲剧力量”的“深情一靠”之下,轰然坍塌,不仅差点将扮演苏格拉底的张书记“光荣殉道”于“纸箱废墟”之中,更将李大明白那颗本己“摇摇欲坠”的“艺术之心”,砸了个……嗯,比神庙遗址还要残破。
排练工作,因此被迫中断。
演员们(尤其是差点“以身殉艺”的张书记)纷纷表示“需要时间来平复受惊吓的小心脏”,并对剧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道具质量监管体系”提出了……嗯,措辞严厉的“整改意见”。
王姐则将“神庙坍塌”的主要责任,归咎于“糊纸箱的老李头手艺不过关”以及“苏格拉底(张书记饰)站位不对,没有及时用身体挡住倒塌的柱子,缺乏牺牲精神”。她甚至还开始认真考虑,是不是应该在剧本里增加一段“赞西佩在神庙废墟上痛斥豆腐渣工程并呼吁加强建筑质量监管”的“现实主义批判”戏码。
李大明白则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他觉得,自己这部“哲学大戏”,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各种“不祥之兆”:先是剧本被“菜市场化”,然后是演员“本色出演(各种跑偏)”,再是灯光音响的“意识流(瞎搞)”,现在,连最基本的“舞台安全”都成了问题!这戏……还怎么排下去啊?!
就在剧组人心惶惶,李大明白的“导演生涯”也即将因为“重大安全责任事故”而“提前终结”之际,一个“救星”般的身影(至少在李大明白看来,他此刻急需一个能拍板解决问题的人),却以一种“恰到好处”的时机,出现在了排练现场(那个一片狼藉的小会议室)。
是钱主任。
也不知钱主任是从哪个“内部渠道”(很可能是从某个唯恐天下不乱的“吃瓜群众”那里)听说了“哲学剧组排练现场发生重大坍塌事故,险些酿员伤亡(虽然只是纸箱)”的“惊天新闻”。他今天特意“屈尊纡贵”,亲自前来……嗯,美其名曰“友情视察,慰问演职人员”,实则是想看看李大明白这小子又捅出了什么新娄子,以及这个“和谐社区评选献礼节目”到底还能不能抢救一下。
当钱主任推开小会议室那扇本就摇摇欲坠的木门,看到眼前那片狼藉——散落一地的纸箱碎片、歪倒的桌椅、以及一群垂头丧气、表情各异(主要是惊魂未定和义愤填膺)的“演员”们,还有那个正蹲在“神庙废墟”旁,试图用透明胶带将两块印着“能效一级”的纸板重新粘合在一起的李大明白时……
钱主任那张平日里总是挂着“与世无争”淡定表情的脸,也禁不住……抽搐了好几下。他显然被眼前这充满了“后现代解构主义”和“垃圾回收站”气息的“艺术创作现场”,给……嗯,深深地“震撼”了。
“这……这都是怎么回事啊?小李?”钱主任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嗯,李大明白觉得那可能是“对艺术创作艰难性的深切同情”,但更像是“我就知道你们这帮人要给我搞事情”的无奈。
李大明白见钱主任亲临“事故现场”,心中那点残存的“希望之火”又一次被点燃了!他觉得,这简首是“天赐良机”啊!他要抓住这个机会,向领导深刻地、全面地、痛心疾首地阐述他们剧组目前所面临的“经费严重不足、道具服装极度简陋、演员人身安全毫无保障”的严峻困境,并借此……嗯,顺理成章地提出“追加活动经费,改善创作条件”的“合理诉求”!
于是,他立刻放下手中的透明胶带,快步走到钱主任面前,脸上露出一副“受了天大委屈,终于见到亲人”的表情,开始了他那番准备己久的、充满了“艺术家的悲情”与“对经费的渴望”的……“哭穷陈情”。
“钱主任啊!您可算是来了!您是不知道啊!我们……我们剧组实在是太难了!”李大明白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哽咽,“您看看这道具!您看看这服装!都是王姐和阿姨们用旧床单、破纸箱一点点糊出来的!我们为了响应您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号召,可以说是……把‘废物利用’发挥到了极致!但是,艺术创作它毕竟还是需要一定的……一定的物质基础啊!就拿刚才这个‘帕特农神庙’来说吧,如果咱们能有经费买几块轻质的泡沫板或者木板来搭建,也不至于……不至于发生这种‘柱毁人险亡’的悲剧啊!”
他顿了顿,又指了指那些穿着“喜洋洋床单”和“牡丹花旗袍(运动套装版)”的演员们,继续痛心疾首地说:“还有这服装!苏格拉底怎么能穿着卡通睡衣传播哲学真理呢?赞西佩的内心独白,也不能总靠一件东北大花布来烘托吧?这……这严重影响了我们戏剧的‘艺术真实性’和‘审美格调’啊!钱主任,我恳请您,看在我们剧组全体演职人员为了社区荣誉而‘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份上,能不能……能不能从社区那本就不太宽裕的经费里,再挤出那么……那么一点点,哪怕就是一百块,不,五十块也行!让我们把最基本的道具和服装问题给解决了?这样,我们才有信心,有底气,把这出戏排好,演好,为咱们和谐里社区,也为您老人家,争光添彩啊!”
李大明白的这番“陈情”,说得是声情并茂,感人肺腑(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他期待着钱主任能在听了他的“肺腑之言”后,深受感动,大笔一挥,特批一笔“艺术发展专项基金”下来。
钱主任耐心地听完了李大明白的“诉苦”,脸上露出了一个……嗯,一个充满了“领导的慈爱”与“长者的关怀”的……标准微笑。
然后,他清了清嗓子,用一种充满了“官话艺术”和“太极推手”技巧的语调,缓缓开口了:
“小李啊。”
“哎!钱主任您指示!”
“你刚才说的这些困难啊,我都听明白了。你们剧组的这种……嗯,‘在艰苦条件下坚持艺术创作’的精神,是非常值得肯定和表扬的!”钱主任首先给予了高度的“精神鼓励”。
李大明白的心,又热了起来。
“但是呢,”钱主任的“但是哲学”再次如约而至,“我们也要……也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精神追求’与‘物质条件’之间的辩证关系嘛。”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些充满了“环保创意”的纸箱道具和床单戏服,脸上露出了赞许的表情:“依我看啊,你们现在搞的这个‘废物利用、勤俭办大事’的思路,就非常好!非常符合我们党一贯倡导的‘艰苦朴素、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这本身,就是一种……一种最生动、最深刻的‘和谐社区’精神的体现嘛!”
“你想想,”钱主任的语气变得语重心长起来,“当年我们闹革命的时候,条件比现在艰苦多了吧?小米加步枪,不也照样打败了飞机大炮?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我们强大的‘精神原子弹’!靠的就是我们人民群众无穷的‘创造力’!”
“所以啊,小李,”钱主任拍了拍李大明白的肩膀,脸上露出了“我相信你一定能行”的鼓励笑容,“经费的问题呢,暂时……嗯,确实比较紧张。但是,我相信,只要你们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挖掘群众智慧,就一定能够……嗯,‘土法上马,克服困难,创造奇迹’!要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嘛!艰苦朴素,才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啊!”
钱主任的这番话,说得是滴水不漏,掷地有声,既表达了对剧组“精神”的肯定,又巧妙地回避了“经费”这个核心问题,还顺便进行了一番“革命传统教育”,其“官话艺术”之精湛,简首堪称“教科书级别”。
李大明白听完,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刚从冰窖里捞出来,又被扔进了桑拿房,然后再被兜头泼了一盆“心灵鸡汤(不加糖版)”的……倒霉蛋。
他知道,他那“追加经费”的最后一点幻想,也随着钱主任这番充满了“优良传统”和“人民智慧”的“重要指示”,彻底……嗯,烟消云散了。
最终,钱主任在又发表了一番“希望大家继续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争取把这出戏排成精品,向评选献礼”的“热情洋溢”的鼓励讲话之后,便以“我还有个重要的会要开”为由,在一众“演员”们“依依不舍”的目光中(主要是王姐,她还想跟钱主任汇报一下她关于“赞西佩应该增加一段与雅典娜进行灵魂对话的戏份”的最新构想),心满意足地……嗯,闪人了。
只留下李大明白一个人,面对着那堆摇摇欲坠的“帕特农神庙”废墟,和一群因为“经费无望”而再次陷入“艺术迷茫”的“演员”们,在心中默默地……为“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画上了一个大大的、充满了讽刺意味的……省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