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归元汤

归元汤?

杨双喜对医理方面一窍不通,老先生讲的那些药性和医理,在他听来就像天书一样。不过,首觉告诉他,这个药方能治的病肯定不简单,不然也配不上这么个高端大气的名字。

杨双喜煞有介事地点了点头,接着向老先生问道:“老先生,我就是纯粹好奇打听一下,不知道这药方里还差几味药呢?”

何老先生伸手指了指桌上的驴宝,说道:“不算这个的话,眼下还差三味药,一味是赤蟾衣,一味是豸雪桃枭,还有一味白袍天龙酥。” 说完,他瞧了眼一脸茫然的杨双喜,笑了笑,又耐心地逐一解释起来。

据这位老先生讲,赤蟾衣是一种名为赤血蟾的癞蛤蟆皮;桃枭是经冬不落,挂在枝头上的风干桃子。普通的桃枭有的是,而雪桃本身就很罕见。这种桃子与普通的桃子不同,果实是在立冬前后才成熟,收获时己值下雪季节,故名雪桃,是桃子中极为稀有的品种。豸雪桃枭是雪桃在成熟的过程中生了虫子,然后突然一场风雪或是降温,导致虫子死在桃子中。普通的雪桃枭就极少,豸雪桃枭就更难寻了。还有那个白袍天龙酥,相传是有一种身体洁白如羊脂的蜈蚣,常年生活在地下,从没有见过阳光,名叫白袍天龙,把它晒干后就可以制成白袍天龙酥。这三种药材在古籍中是有记载的,可是现实中从来没有人见过,哪一味都是世间罕见。想要凑齐这三味药,难如登天。

杨双喜听完,咧了咧嘴,不由自主地咽了口唾沫,苦笑着说道:“老先生,我看这药方也就只有王母娘娘能用得上,普通人怕是没这个福分消受。”

老先生听后,哈哈一笑,说道:“可不是!谁有福分能用得起这副药啊!来我这求药的人,还真是一个不差钱的主儿,订金就扔了三千块。整个东北的县城,一共九百多家大药铺,他都打过招呼了。真没想到,你今儿个居然回送来一块驴宝。”

杨双喜挠了挠头:“九百多家药铺,每家都扔三千块的订金?这主儿也太阔了!”

老先生微微一笑,神情中带着几分感慨,说道:“本来呢,对这事儿,我也不抱啥希望。转眼两个多月了,没想到,今儿居然有幸,让我碰到了牵羊传人。”

杨双喜一听,赶忙 “噌” 地一下站起身来,双手连连摆动,着急说道:“老先生,您可千万别这么说。我师父就是个木匠,教我的也全是木匠手艺,就会摆弄个推拉刨锛这些玩意儿。至于什么牵羊憋宝,我可是一点儿都不懂,压根儿就不是什么牵羊传人。”

老先生听了,脸上浮现出意味深长的笑容,缓缓说道:“小兄弟过谦了。会说皮行春点,又懂牵羊规矩,怎么可能不是里码人。有一点尽管放心,作为中间人,我绝不会透漏双方的实底,规矩我还是懂的。要是方便的话,回去可以给你师父带个话,至于接不接都无所谓。”

杨双喜这才恍然大悟,闹了半天,这老头东拉西扯绕了这么大一圈,原来是想让他回去问问他师父,有没有兴趣帮忙寻找这三味药。想想也是这么回事,能用得起这药方的人非富即贵,普通的老百姓根本连想都不用想。可是不管咋样也得先透个底,心里也好有个数,总不能傻小子看戏,白乐呵一场。

想到这儿,杨双喜试探性地问道:“老先生,这几味药这么难找,那位买家肯定也知道吧?”

何老先生自然听出了杨双喜话里暗藏的意思,呵呵一笑,伸手指了指桌子上的驴宝,说道:“这块驴宝只不过是个药引子,其他三味药,每一味的价值都抵得上这块驴宝的百倍。雇主有话在先,但凡是能找到这三味,每一味药,他都愿出五万块钱。”

杨双喜一听,脑袋“嗡”的一下,就像被大铁锤敲了一下,当时就懵了。三味药,每味五万块钱,加在一起就是十五万,这是个什么概念?在他们村里,最好的房子就属地主孙老九家了,五间正房,东西厢房各三间,听说盖这房子一共花了一千块。

这么一算,这十五万块足可以盖一百五十个孙老九家那样的大院落。这是什么概念?简首就相当于盖了一个村子啊!想到这儿,杨双喜的胸口开始怦怦怦地狂跳起来,要是真能有这么多钱,盖起大房子,那个大凤还不得主动往自己身上贴?一想到大凤走路时那扭动屁股的模样,杨双喜不知不觉就出了神。

过了好一会儿,杨双喜才猛地回过神来。他赶紧晃了晃脑袋,咽了口唾沫,略带歉意地看了看何老先生,接着连连点头,告诉老先生,这件事还得回去问问他师父,毕竟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师父到底会不会所谓的憋宝牵羊这门手艺。

老先生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语重心长地说道:“小兄弟,回去后,你跟你师父好好说说。咋说这也是一件善事,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三件东西,在常人眼中如摘星夺月,根本就是空想徒劳,但对憋宝牵羊人来讲,说是探囊取物可能有些夸大其词,但是绝对是有望可得。”

说完这番话,老先生转身拉开桌子的抽屉,从中取出一张纸,拿起笔在上面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然后递到杨双喜手中,说道:“要是你师父愿意出手帮忙,到时候所有的事情咱们都可以再详细商量。我嘛,医者父母心,就想着在中间牵个线。不管是需要人力还是物力支持,都好商量。就我对这位买家的了解,只要能提出来的问题,他都能解决。”

杨双喜赶忙双手接过纸条,眼睛一扫,发现上面写的地址十分详细,看样子应该是老先生家的住址。

何老先生脸上浮现出意味深长的笑容,看着杨双喜说道:“咱们相识就是缘分,即便这买卖最后没成,仁义还在嘛。就算这事儿办不成,以后你要是碰上别的事儿,只要我能帮得上忙,你随时来找我就行。”

杨双喜一听,赶忙连声道谢,又客气了一番之后,这才转身走出了药店。

何老先生望着杨双喜离去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随后轻轻摇了摇头。他转过身,小心翼翼地把桌子上的驴宝收好,接着伸手拿起了桌子上的电话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