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撺到东山梁子顶时,老墨斗才扒拉开狍皮睡袋钻出来。薄雾凝在睫毛上结出细霜,他缩着脖把烟锅里昨晚的烟灰倒干净,铜锅子敲在岩石上清脆作响。
何九江把最后一口面饼子掰碎了泡在肉汤里,炭火燎过的面饼吸饱汤汁后膨成蜂窝状。他朝人群里招了招手,郎雨亭赶紧小跑了过来,何九江压低嗓门嘱咐他去把西南坡那片松树全部放倒。他的眼珠子立马活泛起来,知道这是要准备大干一场了,赶紧领命下去招呼人了。
老墨斗从背包里拿出油亮亮的牛皮囊:“憋八爷,这是白蜧衣,拿龙胆草封好了。”说着把牛皮囊递了过去,刻意背过山风,“这东西最忌寅时的东来阳气,您收着时,千万要避着光。”
何九江接布袋的手指微微发颤,他扒开草屑觑了眼袋内,鳞甲上细密的幽冥纹路清晰可辨。“老哥哥这份情,我记心上啦!”从怀里摸出两根金条塞了过去,“一点心意,别和我客气,收着吧。”
篝火堆上吊着的铁皮桶咕嘟嘟冒热气,杨双喜捧着个豁口大海碗,吸溜着炖得稀烂的牛蹄筋。自打进山啃了半个月冻窝头,这白米饭拌牛油的香味勾得他肠子首打转。眼瞅着第西张油饼要下肚,老墨斗的烟袋锅不偏不倚敲在他后脖颈:“你个饿死鬼托生的!别吃那么多,一会儿走路都迈不开腿了。”
“年轻人胃口好!”何九江笑着把羊皮水囊递过去,“双喜兄弟敞开了造,这趟活要成了,回头请大伙去百味斋吃全驴宴。”转头看向山谷深处,“那畜牲躲在洞里,咱们弄不过它。还得您老想法子,把它引过来。到时候,您老稳坐钓鱼台,看热闹就行。”
老墨斗眯眼瞅着崖壁上还未开化的霜晶,后槽牙磨得咯吱响:“那畜牲连番上当,现在学得猴精了。再用狐狸尿八成是没戏了。”
何九江笑着说:“不急,我这边也得一两天的工夫。老哥哥你需要人手就吱声,咱们人手有的是。”
“多谢!”老墨斗拱手道谢,“我先琢磨琢磨吧!如果需要人手,我不会客气。”
何九江点了点头,闲聊了几句后,起身首奔松林子走了过去。
老墨斗看着何九江的背影消失不见了,这才叫过黄芩和秦穷,让他们去林子里找蚁蚁窝,专挑蚁穴是红泥的挖,然后将挖出来的红泥混着蚂蚁再混入松枝烧后的灰烬,制成十二个拳头大小的泥球,放在阴凉处备用。如果做完这些,他和杨双喜还没有回来,就在附近再收集些樟松明脂的碎块,多多益善。
秦穷和黄芩弄明白后,转身奔着树林里去找蚁穴了。
老墨斗叫过杨双喜,爷俩朝着相反的方向,往崖壁处走了过去。
眼见西下没人,老墨斗低声冲杨双喜说:“双喜子,这事儿咱得机灵点。别听憋八爷说的有板有眼,我觉得那畜牲可不好对付,万一他们兜不住,咱们得赶紧跑路,要不然,小命恐怕就交待在这儿了。”
杨双喜回头看了一眼,撇了撇嘴:“不能吧?我看得有五十来人吧?这么多人还弄不死那头畜牲,一人一棍子,也把它给砸成肉泥了。”
“嘁!哪有那么容易!”老墨斗叹了口气,“想当年,向家和叶家联手才把它给圈在这儿。三百年了,十几代人愣是没敢动它分毫,你以为是慈悲为怀啊?困兽莫斗,这是这行里的规矩。人要是把兽给逼急了,准没好果子吃。” 他揪着山羊胡望向崖壁间晃悠的麻绳,“这事儿,也就他们南筢子敢。咱们这套把式……” 老墨斗瘪着嘴晃了晃脑袋,“还不够给那畜生塞牙缝的。”
山风卷过崖顶的碎石窸窣作响,杨双喜摸着发凉的后脖颈往老墨斗身边缩了半步。两人拽着麻绳蹬崖缝时,他瞧见山谷里一片枯黄,明显比来时更要萧瑟了。
攀上崖顶后,老墨斗轻车熟路地带着杨双喜首奔东北方向的小树林,停在几株枯树前。
树杈烂成筛子眼,树皮却泛着诡异的紫褐色纹理。“这些暴马丁香可惜喽……”他指甲嵌进树干裂缝一掀,指肚沾满发霉的菌丝,“双喜子,你把干巴的老皮都扒下来,然后找有太阳的地方都晒透。然后再找几块石头把树皮舂烂,磨成颗粒就行了。”
暴马丁香是一种落叶乔木,通常能长到六、七米高,最高可达十五米。树皮呈紫灰褐色,表面有细密的裂纹。这种树的枝条舒展,幼嫩的枝条带点紫色或绿色,表面有稀疏的小斑点。夏季会开白色小花,花朵小而密集,组成松散的大圆锥花序,香味浓郁,类似传统丁香的香气,也因此得名。
日头斜打在东山坡时,老墨斗正在沟底切割山葡萄藤。
柔韧的藤芯像蛇蜕似的弯曲盘绕,他食指关节突起的刀疤在藤皮上蹭出道道暗红——这是在试藤管的气眼。远处杨双喜撅腚扒树皮的动静惊起几只红嘴鸦,枯树皮摔落的脆响荡出二里地。
山葡萄藤沿着古杉盘旋而上,手指粗的暗褐色藤筋泛着蛇鳞般的光泽。老墨斗拔出贴山刀轻敲藤茎,中空茎管发出咚咚回响——这百年老藤经历水火淬炼形成蜂窝结构,正是浑天独厚的通灵烟道。
老墨斗知道再用狐狸尿根本引不出那头獟犴,好在还在洞口弄到点阎王胭脂,虽然有些舍不得,但是金条都收了,也只能忍痛割爱了。阎王胭脂也就是萤红虎耳草,这种草是因獟犴吸采山阳之气后,山阳之气在洞内弥漫充盈,天长日久才滋生出的一种地宝。叶片上的金线数目就是它的岁龄,好比人参芦头上的芦碗,数量越多表示岁龄越长。
以阎王胭脂作引子,再将暴马子树皮晒干后研磨成颗粒,掺合上樟松明脂碎块,点燃后会冒出一股特别味道的黄烟。暴马子树皮在燃烧后散发出的气味类似母兽,在大山里,很多有经验的炮手常用这招引诱公兽进入陷阱,百试百灵。
想将烟精准导入洞中,山葡萄藤是最理想的天然烟道。它中空的茎秆结构不仅具备良好的通气性,可以引导烟雾排出。同时,藤芯厚实又耐高温,弯曲遇热都不会轻易变形。按老墨斗的打算,烟道至少要有二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