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日常

孙母浆洗衣物的雇主都是附近村镇的地主家。普通老百姓是能省就省,谁会奢侈的雇人洗衣服呢。

今天大家都在过冬至,日常活计都停了。再说孙志高也怕百草堂节日关门,那自已不就白跑一趟了。

人闲着就容易胡思乱想,还是忙碌起来过的充实。

“母亲,你明天镇上有活嘛?”孙志高想顺路跟着母亲去镇上,毕竟他穿越以来一直在村里活动,对村外的地方不熟悉。

“有,明天得去镇上王员外家里浆洗衣物。你有什么缺的和娘说,娘回来给你捎上。”孙母把中午准备吃的肉切成小块,一会熬油储放。

“娘,我明天想跟着你去镇上看看。”孙志高其实想去百草堂,但其中的缘故难以启齿,也无法解释。

“你跟着我干嘛,路途遥远。你还太小,等过几年再说吧。”孙母想都不用想,出声反对道。

“夫子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路上的见识对科举考试是很重要的。你就带我去吧,我肯定不会乱跑的。”为了说服孙母,孙志高还搬出了夫子。

孙母对于夫子的话是深信不疑的,况且儿子从小听话懂事,从来不用自已操心。孙志高为了达成目的,还使用了小孩子的杀手锏,撒娇。

尽管内心很羞耻,但谁知道孙志高小孩子的身体里住着一个成年人的灵魂呢!要是不早日确定这个问题,孙志高感觉如鲠在喉。

如果自已是天生的,他也会早做打算。而不是得过且过,装作鸵鸟一样。所以死不可怕,可怕的是等死。

得到母亲的同意后,孙志高继续投入到小说的搬运中。这改善家庭条件可全靠它了,听书店刘老丈说,自已的小说在县城挺受欢迎的。

书坊的东家把印出来《射雕英雄传》的第一册分发给几个朋友。朋友们看到后是赞不绝口,然后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的扩散开来。

孙志高目前更新到13万字了,受限于小说的剧情刚刚展开,市场才刚刚有所反响。书坊东家想等孙志高写到20万字,在大规模推行,眼下先培养读者。

时间在忙碌中过得很快,孙志高在吃完晚饭半小时后开始了锻炼。现在他家里一日三餐供得上身体的消耗,孙志高坚持着早晚的锻炼身体。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科举考试考验的不仅是学子们的文化知识,身体素质也是很重要的。

听夏夫子说,每年的科举考试都会有人被抬着出考场,有时候还会命丧考场。

殿试和会试考三天,乡试则是恐怖的九天七夜。考生们需在号舍里完成考试,号舍通常宽一米,深一米四,高两米,外观形似一顶轿子。

考生们本来就吃不好喝不好睡不好,还要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完成考试,这对于考生们的心理和身体俱是个挑战。

所以孙志高自从有了稳定的收入后,孙家终于回归到他前世的一日三餐。都说穷文富武,这文对于老百姓家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文只是和武比起来,相对省钱些。

孙志高每天锻炼包括跑步、做操、八段锦和八部金刚功。

跑步是非常实用的能力,无论是锻炼身体,还是关键时候逃命用。

做操就是前世学校学习的,孙志高把他当做热身活动,方便后续的锻炼。

孙志高前世处于信息大爆炸时代,人们有什么需要的,网上一搜应有尽有。他前世为了锻炼身体,还专门从网上看视频教学,学会了八段锦和八部金刚功。

前世很多人的身体都是亚健康,孙志高想与其看病还不如提前预防呢,所以孙志高学下养身功法并持之以恒的锻炼,效果确实不错。

八段锦是养生健体的功法,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八部金刚功也是类似的功法,只不过小孩子建议因人而异。

长期保持两部功法的锻炼,对于孩子能促进生长发育,对于其他年龄段的人(包括孩子)可以增强体质、改善心理状态。

初学者先从简单动作开始,要先让自已的动作规范。然后循序渐进,把身体动作和呼吸要领想结合在一起,最后就是持之以恒了。

锻炼者应根据自已的身体素质和掌握功法的程度适当练习。每天一次,时间一般在半小时左右。

孙志高早上练八段锦,晚上练八部金刚功。孙母一开始见儿子练功还询问来着,孙志高把这一切都推托在书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孙志高本想着带母亲一起练,但想想还是算了。孙母每天浆洗衣物,还要忙活家里和地里的活,一天下来是身心俱疲,哪有时间和精力锻炼呢。

这个想法目前还不成熟,等自已以后考取功名后,母亲就可以脱离这繁琐的劳动了。到时候人空闲下来,自已就可以教授她这锻炼之法。

而且还有一个好处,给母亲找点事干可以转移他的注意力,这样自已未来的妻子淑兰也能好过些。当然他也会充当润滑剂,尽量保证阖家欢乐。

结束完锻炼后,孙志高再次投入到学习中。和前世相反的是,孙志高这辈子的天赋能让他学到东西。前世数理化没那个天赋,你怎么学都是白给。

这种能看到自已每天进步的感觉太爽了,孙志高不由的沉迷其中。听到熟悉的二更报时,孙志高收拾好东西吹灭油灯入睡。

“早睡早起,保重身体。”打更人报时最后一个五更,他们夜里的工作也就结束了。

孙志高起床穿衣,重复着每天固定的动作。吃完早饭后,母子两人踏上了去往镇里的方向。

孙志高前世生在北方,他们那里平原是地理的主旋律。这辈子来到江南水乡,出门都靠舟船通行。孙志高不会游泳,所以他规规矩矩的坐在中间听着其他人闲聊天。

身处水乡,不会游泳岂不是让人笑话。而且技多不压身,多学一门本事,以后关键时候可能用得上。

说到游泳这一技能,孙志高想起了被朱元璋誉为天下奇男子的王保保。

王保保是蒙古人,这个名字是他的汉名,其原名叫扩廓帖木儿,是元末的一代名将。他一生和明军多次较量,曾打败汤和、蓝玉等。也就徐达和常遇春能胜过他,是洪武大帝一生都得不到的男人。

王保保和徐达的一次较量中被打的溃不成军,王保保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只携带妻子,两人抱着一根木头横渡黄河,最终逃过一劫。

所以,技多不压身。有些平时不起眼的东西,却能在关键时候起到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