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高先雕刻的是十二生肖的首位,子鼠。
这古代规矩甚多,除了皇家可以用龙雕,其他人谁用谁倒霉,直接物理超度。为了省却这不必要的麻烦,孙志高把十二生肖里的龙置换成了猫。
这雕刻刀具虽然贵,消费是一次性的。上色的颜料才是大头,这玩意是消耗品。
这时候的颜料都是从矿石、植物和动物中得来的,有些本身还具备药用价值,所以价格自然较高,孙志高目前是消费不起的。怪不得这艺术家,自古都是出自大户人家啊!
朱砂和茜草为红色颜料;藤黄、雄黄和雌黄为黄色颜料;蓝靛和石青为蓝色颜料;石绿为绿色颜料;墨为黑色颜料;龙诞为呈现特殊效果;蛤粉为珍珠色,有光泽和透明度。
孙志高去三伯父家转了一趟,回来时手里拿了几块边角料,这都是他精心挑选的合适木料。
在雕刻之前要做到胸中有数,所以木料的形状大小、纹理走向都是要考虑的,有些木头上特殊的印记还能融入其中,这就需要雕刻者的思考运用了。
听到侄子的来意,三伯父只当他小孩子玩乐。谢绝三伯父的挽留,孙志高回家继续开工。
先用雕刻刀切除木料多余的部分,切除出大体毛坯。下刀要注意,一定要顺着木材纹理进行。
可惜自已的电动工具带不来,这纯手工是真费时费力。这个步骤用了他半个时辰,毕竟他现在是个小孩子,手上的力气不及前世。
孙母看见问了几句,只要儿子喜欢随便,这又不是什么不良嗜好,总比村子里那些招猫逗狗的孩子们强吧。
吃完午饭,孙志高接着操刀。雕刻时要提前仔细观察,做到心中有数和留有余地。雕刻刀从上到下,由浅入深,讲究虚实变化。
一个时辰过去后,孙志高手中的木料已经显现出轮廓。今天就到这里吧,自已要注意尺度,不能玩物丧志。
收拾好东西后,孙志高活动活动手腕开始了抄书和写小说。
他借用抄书的便利,给自已把四书五经都抄了一份,这样比他直接购买成品省不少钱。如今家里虽然有所富余,但自已还是要能省则省。
期间凯哥儿和琛哥儿来找自已玩,结果最后被孙志高拉着一起学习。凯哥儿和孙志高年龄相仿,但他对于孙志高总有一种如夫子一样的畏惧感,自已这个堂哥可是全面碾压自已。
琛哥儿是欲哭无泪,本来想着来二哥家能玩耍半天,没想到自已是“羊入虎口”了。也怪自已粗心大意,二哥在学馆可是出了名的卷。
这个字的含义也被孙志高带了过来,夫子听说后哈哈大笑。孙志高确实带动了学馆的学习氛围,这是他所愿意看到的。
夏夫子在孙志高身上看到更多的可能。夫子有秀才功名在身,不用服劳役,名下有八十亩免税土地,再加上这个学馆,不说大富大贵,那也是小康家庭。
这物质条件不缺了,夏夫子如今更多追求的是精神需求。当夫子最大的愿望就是桃李满天下和学生弟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好老师和好学生是互相成就的,夏夫子希望能在培养出第二个秀才。至于更往上,他就无能为力了,因为他自身的高度就在这里。
院子里,哥三用树枝在地上写字,孙志高顺带考校他们功课。
凯哥儿和琛哥儿的天赋一般,所以自已要对他们多加督促,也算是报答三伯父对自已家里的恩情了。
三伯父路过这里,看到兄弟三人在院子里学习是满心欢喜。于是他连忙跑回去叫上自已的妻子观看,三伯母对丈夫一开始的话是不信的,自已的孩子自已还不了解嘛。
在学馆有夫子在,自已家这两个尚且能认认真真的学习。这自从学馆放假回到家中,两人和脱缰的野马一般是到处凑热闹。
两口子也是用了很多的办法,软硬皆施都没效果,这熊孩子放假,父母遭殃啊!
看到丈夫不像开玩笑的样子,三伯母就同丈夫一起来到了孙志高家门外。
三伯母本想直接进门,却被三伯父阻止。
“咱们就别进去了,别打扰了孩子们学习。”
三伯母一听觉得有道理,于是两口子鬼鬼祟祟的在外面偷窥。看到琛哥儿在那扎马步,三伯母有些心疼。不过看着大儿子认真学习的样子,三伯母最终没有出声阻止。
“这就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吧。”三伯父目瞪口呆道。
这两小子,自已是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但效果是越来越差。这反观到了侄子这,人家轻松拿捏。
不过这样也好,认真学习总是没错的。说不定他家之后还能出个读书人,要是给自已考个秀才回来,自已就是秀才的父亲,旁人不得尊称自已一声孙公。
“以后只要放假期间,就让这两个兔崽子一起和志高学习。咱们也不能经常打扰二嫂,时不时的让志高上咱家来,正好他雕刻需要咱院里的边角料。”三伯父刚才幻想到自已风光的时候,这回归现实了,当然要儿子努力了。
三伯母虽然不舍得儿子吃苦,但也知道学习对孩子们未来的发展有帮助,于是就点头表示同意。
孙志高浑然不知三伯父和三伯母的暗中观察,此刻他扮演着夫子的角色。凯哥儿和琛哥儿这几天节日玩疯了,所以面对孙志高的抽查,哥俩支支吾吾的答不上来。
于是不久以后,哥俩开始满院子蛙跳。跳过的人都知道,那感觉挺爽的。
“哥,咱俩脑子有病吧,来这里受虐。”琛哥儿喘着气说道。
“行了,闭嘴吧。谁让咱们答不上来呢,今天没有二哥罚,开学也逃不过夫子的戒尺。听二哥的没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凯哥儿对孙志高是心服口服,因为人家实力摆在那呢。
凯哥儿呵斥弟弟,他今年八岁了,已经明白一些道理了。
在这个时期,男女十来岁就要成婚。这个年纪放在孙志高前世,也就处于小学初中阶段。
男人成家就需要面对养家糊口的现实,凯哥儿不想像父辈一样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比起种地当木匠,他还有别的选择。
父亲供他读书,这就是最大的幸运。上者参加科举得功名,中者读书识字当账房,下者就是回家继承父亲的木匠手艺了。
就如夫子平时教育他们说的话: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求其下者无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