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孙志高家这几天很热闹,除了先前的凯哥儿和琛哥儿外,后来找孙志高一起玩耍的几个同窗好友们也被拉了壮丁。

“苍天啊,大地啊,哪位神仙尊长能救救我啊!”许文才仰天长叹,他来这里最初的目的不是玩乐嘛?

孙志高在桌上练字,剩下六个人排成一行接受孙志高抽查功课。

“我怎么感觉这假期和平日里一样啊。只是从学馆变成了孙家,这假不是白放了嘛?”陈文军和旁边的梁行均嘀咕道。

这两人是孙志高学习团队里的老实人,他们都是普通的农家子弟,家里长辈送他们去学馆,也就是想着让后辈不当睁眼瞎。至于参加科举,那是不敢奢望的。

一开始哀叹的许文才是地主家的小儿子,脑子好还活泛,在孙志高的点拨下决定通过读书改变自身命运。对孙志高是心悦诚服,但还是挡不住他嘴上叫唤。

剩下最小的是刘瀚鸣,得益于他爷爷的熏陶,小家伙的成绩和许文才不相上下,两人每次月考争那第二名,至于第一名就不奢望了。那是孙志高的自留地,两人竞争多次无果后也认清现实了。

刘瀚鸣没去学馆之前就经常听爷爷夸奖孙志高,那时候的他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因为其本身就聪明伶俐,再加上奶奶的娇生惯养,让其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刘瀚鸣本身对于爷爷夸奖同龄人很不满意,得知爷爷让孙志高督促自已,那心里自然就更加不服气了。

想管自已,得看你有多少斤两。刘瀚鸣于是发起了对孙志高的挑战,本来他是志得意满的,因为家里的亲朋好友都夸他聪明伶俐。

可惜这次是踢到铁板了,刘瀚鸣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是比不过孙志高。无论是才华能力,还是月考排名。

当他为能背诵下课文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孙志高早就倒背如流了。至于像其它方面,如毛笔字、对课文的理解程度等,刘瀚鸣都一一落败。

孙志高最近又发现了自已身上一个天赋,那就是他的力气比同龄人要大。这个变化随着他饮食上的增补和每日的锻炼愈加明显,当然力气增大了,饭量也就增加了。

也就是自已有了写小说的收入,要不然按以前的清汤寡水,别说长身体了,不亏就不错了。

在孙志高刚穿越来的时候,原主头发枯黄,面有菜色,身高也比同龄人低矮瘦小。通过这段时间的食补和锻炼,孙志高身高体重增长了些,脸上也有气色了,相貌也变得更加耐看了。

其实普罗大众的样貌差不太多,孙志高得到充足的营养和足够的锻炼,外貌也长开了。再加上他身体里住着一个成熟的灵魂,言行举止在同龄人之间犹如鹤立鸡群。

身上的衣物虽然发旧,但却洗的干干净净,所以难怪隔壁的柳泽雪对他动心呢。

院子里除了凯哥儿和琛哥儿吸取了先前的教训,回家好好复习功课,这才躲过处罚。剩下的几人全军覆没,四个人排列一队绕着院子蛙跳呢。

孙家兄弟看着其他人痛苦面具上脸,两人对视一眼露出了相同的笑容。还是二哥说的对,笑容不会消失,只会转移。

隔壁的柳泽雪此刻眼眶通红,这一切来源于刚才柳母的反对。

“小雪,你不要埋怨为娘,娘是过来人。这两人一起过日子,感情没那么重要,我和你父亲也是结婚以后才慢慢了解彼此。”

“志高那孩子我也很喜欢,可他家又是那样一个情况。普通人家想要供孩子参加科举也是千难万难,更别提他家了,抄书那点收入是远远不够的。”

“娘不想你嫁过去受罪,从此过着缺吃少穿的日子。咱家虽然也不富裕,但从未在吃穿上短缺过你。如今你也长大,也该好好想想了。等过两年,娘给你找个好人家。”

听着母亲的长篇大论,柳泽雪咬着嘴唇同意的点点头。

因为她的内心被母亲说服了,孙家确实太困难了,是村子里数的着的困难户。过日子确实不能光靠喜欢,况且自古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已就老老实实的听从母亲的安排吧。

对于隔壁发生的情况,孙志高是一无所知,此刻他指导孙家兄弟写字的手法和技巧,蛙跳的四人正在背诵课文。

今天来找孙志高本来是想玩耍的,四人自然没带功课。所以就先借用孙家三兄弟的书籍了,宝宝心里苦啊,宝宝还是个孩子呢。

孙志高今生认定了娶淑兰为妻,所以就算听到郑夫人的话也无所谓,相反他知道后反而高兴呢。这样倒是省却一桩麻烦事,毕竟两家相处的不错,结亲不成,容易结仇。

孙志高前世看剧就很喜欢淑兰这个角色,这是一个传统的东方女性。淑兰身上最大的缺点就是性子软,剧中她为了孙家传宗接代,竟用自已的嫁妆钱给丈夫找了二十来个通房小妾。

淑兰的性格不适合当家做主,但是男人理想中的妻子。她嫁到孙家带过来多少钱财,还有隐形的政治资源。只不过剧中的孙秀才不争气,接不住那些政治资源。

要知道盛家二房后来发展的很好,子弟争气,女儿除了如兰都是高嫁。即便如兰属于低嫁,其丈夫也是两榜进士,那是典型的寒门贵子。

这谈恋爱是两个人的事,结婚是属于两个家族的事,孙志高自然是知道轻重的。

他将来是要参加科举、走仕途,若仅凭借眼下的平台是远远不够的。一个人的成功是离不开个人能力和平台的帮助的,孙志高自觉他不是刘邦、朱元璋那种五百年一出的王者。

他比这些土著强的就是天赋见识和自律,可他家底太薄了,没有外力的帮助,成功就增加了许多不可人为控制的因素。

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做官,孙志高参加科举以后必然进入官场。他前辈子就是个普通老百姓,对官场也就是雾里看花的了解,若是仅凭自已摸索,那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

若是和盛家结为亲家,此时在地方当官的盛弘就能给自已传授许多经验,这一般人哪有这个待遇。

将来他还有长柏、顾廷烨等互通有无,以后的路也就好走多了。一面是崎岖山路,一面是通天大道,路上还附赠贤妻良母、家财万贯,是个人都知道该怎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