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高安慰了同桌,对于许文才和刘瀚鸣这对活宝,他是听之任之的。
一个上午忙碌而又充实,学馆放学后,孙志高拜别众人向家里赶去。至于刘瀚鸣,他一会和家人一同过来。
孙志高回到家里,母亲已经把食材处理好了,就等着他来掌勺了。
孙志高今天准备做酸汤羊肉、娃娃菜炖豆腐、红烧肉、拔丝地瓜、撒拌和菜、大盘鸡和水煮鱼。
这几个菜荤素搭配,酸、甜、咸、辣俱全,孙志高尽量照顾到更多人的口味。
令人遗憾的是,现在辣椒还没传入中国。不过本朝也有辣的美食,人们通常用生姜、胡椒、芥末和芥菜疙瘩来烹饪出辣的口味来。
至于酸菜,这东西最早出现于西周时期。《周礼》书中就记载到,称酸菜为“菹”,孙志高特别喜欢用其搭配肉类解腻开胃,如酸菜鱼、酸菜白肉等。
孙志高先是换了套黑色长袍,以免粘上油渍和油烟味道。他洗完手后开始忙碌起来,因为有母亲的帮助,他只需要烹饪即可。
根据现有的调料,孙志高尽量恢复前世的味道。没有的调料就用相似替代的,实在没有的也就没办法了。
听说广州、泉州、明州、楚州、秀洲等地有对外贸易的口岸,朝廷在此设立了市舶务和市舶场,吸引了大量外国商人前来贸易。
以后有机会的,可以去那边找找辣椒、土豆、苹果、花生等之类的农作物,实在不行,可以花钱让外国商人寻找,反正自已知道来处。
这人生在世,不过吃穿二字。孙志高就得意这口,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这可不是他个人的观点,你看看中国人办红白喜事,吃席是重中之重,吃已经映入到中国文化的基因里了。
孙志高先做烹饪时间长的菜,在铁锅里处理完后,像酸汤羊肉、红烧肉之类的,后续可以放在砂锅里文火慢炖,这样吃起来才更有滋味。
孙志高一顿操作猛如虎,煎炸烹煮使出浑身解数,厨房的香气随着空气飘到房前院后。
因为孙志高家是边户,所以邻居郑夫人家闻的最为真切。
孙母出院子倒水的功夫就和邻居聊上了,这也是许多中老年妇女的通病。
“孙夫人,这不过年不过节的,你家是来客人了?”郑夫人趁着晌午暖和,在院子里浆洗衣物,她鼻子闻的真真的。
“是准备宴请客人,村里书店的刘老丈对我们家志高一直照顾有加,这不表示感谢嘛。”孙母略显得意的说道。
要不是儿子千叮嘱万嘱托,孙母早就想炫耀了。
孙母看中了郑夫人的,虽然年龄比儿子大两岁,但这也没什么,女方大点会疼人。
为了避免尴尬,孙母并没有直接开口,只是拐弯抹角的说道。郑夫人一来二回也明白了孙母的意思,可柳家并不知晓孙志高写小说的收入,还以为他还是只有抄书的微薄收入。
郑夫人是不舍得女儿低嫁的,所以也就婉拒了孙母。自已的儿子这么优秀竟然被拒,这让孙母内心愤愤不平。
可是碍于儿子的嘱托,孙母也不好透露家底,这让她很是郁闷。
郑夫人同孙母闲聊,但仍能听到厨房里锅铲摩擦的声音。
“你妯娌来帮忙了?”郑夫人疑惑的问道。
孙母早就等着这句话了,于是她抬头挺胸说道:“这点小事哪用劳烦她呢,这是我儿子在炒菜呢。这小子说是从书里学到的,做出的饭菜比我做的都好吃,就是太费油了,所以平时都是我来煮饭。”
郑夫人听到果然很是惊讶,这时期讲究男主外女主内。家务活从古至今都是女人做的,男人是很少理会的。
可惜孙家太穷了,自已舍不得女儿嫁过去吃苦。志高这孩子礼貌有加、唇红齿白的,自已是很喜欢的。现在听到他下厨的事,以后肯定是个疼媳妇的。
“还是你家小郎君厉害,干啥啥都行。不像我家那两个讨债鬼,天天都有操不完的心。”郑夫人语气有些酸溜溜。
就在两人闲聊的时候,刘老丈携妻子和孙子也进了院门。郑夫人看见人家客人来了,也就不再打扰。
孙母见此赶紧迎了上去,“老丈和婆,你们太客气了。来就来吧,还带什么东西。这瀚鸣看着又长高了,以后定是个俊俏的郎君。”
刘老丈笑呵呵的说道:“一点心意,就是些糕点。这是我儿子从府城寄回来的,我吃着味道不错,顺便给你们拿来些。”
“这个糕点跟咱们这的口味不同,你过后可以尝尝看,还是别有一番风味的。怎么没见志高这孩子,他可是有段时间没来家里了,老婆子我可天天盼望他来啊。”刘婆询问着,四处打量着孙志高的身影。
孙志高这时候刚刚烹饪完炒菜,至于炖菜就等客人来就可以上桌了。他听到外面的动静后,便知刘老丈一家来了。
孙志高出去见礼,刘老丈一家对于孙志高的打扮很惊奇。
从孙志高的穿戴和身上的油烟味不难判断,刚在厨房做菜的是他。
“志高,你还会烹饪呢?”刘婆诧异的问道。
刘老丈和刘瀚鸣也是一脸的好奇,在他们的思想观念中,男人和厨房是不搭边得。况且孙志高又是个读书人,读书人不是讲究君子远离庖厨嘛。
孙志高先招待大家进屋,毕竟让客人一直站在院子里也不是一回事。厨房的炖菜还欠缺些火候,自已正好陪着客人说说话。
“老丈、婆,我是个有口腹之欲的,所以对美食有些研究。我家这条件支撑不起我下馆子,于是只得自已动手丰衣足食。”孙志高半真半假的解释道。
“可是二哥,书上不是说,君子远离庖厨嘛?”刘瀚鸣听后发出了质疑,刘老丈也想听听孙志高的观点。
”瀚鸣,一听你这话,我便知道你读的书还不够广泛。不过你现在年龄还小,以后还有的是时间。”
“这句话全段为: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离庖厨也。”
“这段话是孟子劝诫齐宣王实行仁政。放在个人身上我理解为,杀生不虐生。毕竟天生万物就是供人生存的,不杀生从何得到肉食。我们的祖先从刀耕火种发展到如今,是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
“所以,民以食为天。做饭是一种基本的生存技能,你可以不做,但是不能不会。杀生是避免不了的,我只反对虐杀。”
刘家祖孙听后沉默片刻,随后刘瀚鸣对着孙志高郑重行礼道:“感谢二哥为我答疑解惑,今日我方体会到书中说的茅塞顿开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