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卿在其父母的影响下,对二房的母子二人颇有敌意。尤其伴随着孙志高与日俱增的优秀,他心中的嫉妒直到堂弟升班达到了顶点。
有些人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做为丁班的“老大哥”,孙志卿在丙班是有不少同窗的。
孙志卿这几天一直在琢磨怎么对付堂弟孙志高,孤立、霸凌……这些都不靠谱。
这些手段只适合老实的农家子弟,孙志高做为学霸,那可是夫子的心头宝,学生们也是心知肚明的。
再加上自已这个堂弟也不是个书呆子,身边也聚集着一群人,一般的手段对他根本无效。
在这患得患失的心情下,孙志卿回到家中。还没等他进门呢,就听见父母的叫骂声和弟弟的哭喊声。
这是怎么了,孙志卿加快脚步探查情况。只见父亲手持棍棒殴打弟弟,母亲在一边破口大骂,胸脯气的起伏不定。弟弟则是疼得在地上打滚,鼻涕眼泪和泥土糊的到处都是。
孙志卿倒是不心疼弟弟的惨状,他见此还嫌弃埋汰呢。弟弟孙志邦以前还会求自已帮忙,可孙志卿对这个以后和自已分家产的竞争者又有什么好脸色呢,所以在父母不慈、兄长不友的情况下,孙志邦内心也滋生出怨恨来。
“让你不学好,让你偷家里的钱。你就不能像你大哥看齐嘛,老子以后还能指望上你?”孙志高的大伯父一边挥舞着棍棒,一边骂骂咧咧。
“就是,天天不着家。自从你姐姐出嫁以后,家里的活你看不见啊,也不懂的替我分担。你大哥以后要参加科举,银钱是少不了的。你好好干活,没准以后你大哥可以提携提携你。”大伯母也是在一旁数落着小儿子。
大伯父打累了就坐到椅子上休息,孙志卿很会哄父母开心,他还贴心的给父母倒茶,在看看地上不成器的小儿子,这差别怎么这么大呢。
“父亲母亲,你们消消气,气大伤身。因为弟弟的事气坏了身子可就得不偿失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孙志卿茶里茶气的说道。
事情的起因来源于孙志卿父母一碗水端不平,导致两兄弟嫌隙日增,兄长的所作所为也是火上浇油,所以孙志邦心中也有了自已的打算。
孙志邦知道姐姐出嫁的时候,自已那个便宜姐夫给了不少彩礼。照眼下这情况,大哥身上就是个无底洞,所以孙志邦就萌生出偷盗彩礼的心思。
自古便是家贼难防,尽管大房两口子把银钱分成好几份藏匿起来,却依然被小儿子找到两处,损失了五两银子。
孙志邦为了以防万一,找到一处便挥霍一段时间。反正他一天到晚的不着家,父母对此也不关心。
事情之所以败露还是因为村口的CBD。孙志邦不仅自已大吃大喝,他还不忘记和自已玩的一帮孩子,凭借着钞能力,他迅速成为了孩子王。
这里面的孩子在外面吃饱了,回家自然是吃不下的。父母看出异常后便展开询问,在得知是孙志邦这段时间经常请客,大家也是好奇他的银钱从何而来。
孩子们不管这些,只要跟着孙志邦有吃有喝就行了。大人们当然不会被简单的糊弄过去,一个6岁的小孩子身上哪来的这么多钱。
孙家又不是财主,孙志邦自然也没有那少爷命。所以答案显而易见,那就是偷自已家钱或是别人家的钱。
其他人家这段期间也没遭过贼,所以监守自盗的可能性最高。孙家大房两口子偷奸耍滑、不事生产,日子比周围人过的穷苦些。
不过人家有个好女儿被地主老爷看中了,凭借着卖女儿,孙家大房一下就支愣起来了。毕竟普通老百姓谁家有银子呢,大家日常使用最多的还是铜钱。
大伯母喜欢经常去村头CBD说些家长里短,或者是听别人家的是非,这样可以满足她的八卦之心。
俗话说秦桧还有几个好朋友呢,也就是在这里,她听到和自已相熟的妇女说起小儿子请客的事情。大伯母没想到今天吃到自已家瓜了,于是她匆匆忙忙的赶到家里查看,之后的事就是孙志卿回家看到的一幕。
“这些王八蛋也不和我说,天天在志邦身边骗吃骗喝的,我要找他们讨要个说法。”大伯父打完儿子,对那些儿子请客的孩子们愤愤不平。
主要是再打也没用了,孙志邦早就挥霍一空了。大伯父想着如何最大限度的挽回损失,让那些孩子的父母赔偿是个不错的方法。
结果可想而知,大伯父和大伯母碰了一鼻子灰,大伯母想撒泼还挂彩了。这些人加起来人多势众,孙家大房的名声早就臭大街了,宗族也不愿意维护他们,最后只能打掉牙齿往肚子里咽。
看着父母狼狈不堪的模样,孙志卿脑海里灵光一闪,一条毒计涌上心头。
正面发生冲突,以堂弟在夫子心中的分量而言,最后倒霉的必然还是他,说不定自已还会被学馆开除。
想要对付一个身上没有明显破绽的人,从道德方面进攻无疑是个很好的切入点。栽赃陷害坏掉堂弟的名声,到时候书馆必然会开除孙志高。一个人的名声坏了,以后一辈子都会被钉在耻辱柱上。
古代老百姓一辈子的生活范围不过方圆几十公里内,所以十里八乡是亲戚套着亲戚。若是一个人背上贼的名声,那损失的不仅仅是前途,就连生存都是个问题。
想好计划后,孙志卿开始采取行动。自已是丁班得学生,出入实行很不方便,所以要在找一个帮手。而且万一有个闪失,自已也有个推脱的对象。
孙志卿思来想去,他最终把目标定在了同窗文锦辉身上。
文锦辉出身一个普通的农户家庭,他是家里的老二。几个兄弟里面他读书最好,所以文锦辉的爷爷决定集全家之力供孙子走科举的道路。
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文锦辉的几个兄弟相继辍学。背负着全家人的期望,文锦辉不敢有半点偷闲,一年里只有在过年的一天才会休息。
孙志卿和他做过同学,所以对于文锦辉的家庭情况和个人心性门清。
孙志卿虽然学习不行,但败事有余。他知道文锦辉学习压力很大,更是不允许任何人在学业上超过自已。
现实也是,孙志高出现在丙班还是对文锦辉造成压力了。文锦辉目前是丙班第一,但孙志高的名气他也有所耳闻。
孙志高虽然比自已小两岁,但学习文化丝毫不弱于自已,这个从夫子的日常提问中就能看的出来。
更可气的是,孙志高不是一味的读死书。学习生活两不误,文锦辉第一次体会到人与人之间智商的差距了。
就在文锦辉焦头烂额之际,孙志卿找上了他。文锦辉对于这个学渣同窗内心是很不屑的,但读书人大都擅于表面功夫,为了自已经营的好名声,也就耐着心思攀谈起来。
孙志卿先是说堂弟的坏话,引起文锦辉的好感。然后又从竞争角度谈起,扬州文风昌盛,所以科考的竞争很激烈。若是提前扼杀掉一个强劲的对手,那自已不就多一丝机会嘛。
在孙志卿的蛊惑下,本来拒绝的文锦辉也动了心思,毕竟孙志高给他的压力太大了。现在只要略微出手就可以解决掉心腹大患,文锦辉最后鬼使神差的答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