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拜年中

从三伯父家出来,孙志高回家拿了一套礼物继续给人拜年。

这次他准备去拜访刘老丈,刘老丈没少帮助他。孙志高刚穿越来的时候,家里因为给他治病买药已经掏空了,最后还是离不开三伯父的接济。

孙志高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刘老丈提供的,后来在写小说的事上也没少帮忙,可谓是自已人生的第一个贵人。

自已和刘老丈的孙子刘瀚鸣既是好友又是同窗,孙志高在课业上经常指导刘瀚鸣,两家的关系一直相处的不错。

过年期间书店不营业,孙志高直接奔向刘家。

叩门是一种基本的礼仪,叩门的次数和方式都是由屋内主人身份地位,关系的远近亲疏而有所区别。

叩门时手握门上的圆环轻轻敲击大门。拜访长辈或是领导,通常用两只手叩门。拜访同辈或是晚辈则用一只手。

刘老丈很欣赏孙志高的才干和品行,孙志高又懂得人情世故,所以两个年龄相差如爷孙一般的人处成了忘年交。

因为和屋主人关系的熟悉,孙志高只是简单的敲了两下门。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孙志高知道刘老丈是个特别豁达的人,对于繁琐的规矩不太放在心上。

孙志高站在门的一侧整理好着装,不一会就听到院内有脚步声传来。

“谁啊?”屋内传出了陌生的声音。

孙志高猜测可能是刘老丈的儿子,毕竟过年一家团圆是中国人念念不忘的时刻。通过以往的闲聊,孙志高知道刘老丈有二子一女三个孩子。

大儿子在衙门里当衙役,二儿子经商,还有一个女儿嫁给了姑姑家的儿子,古人讲究亲上加亲。

“晚学孙志高,今天特来拜年。”孙志高不卑不亢的回复对方。

随着大门吱的一声打开,一个中年人出现在门前。他的面容和刘瀚鸣有六七成相似,孙志高估计不是父子也是叔侄。

“你就是伯瑾吧,这些天我在家没少听老爷子夸奖你。快请进,翰鸣的学业谢谢你的帮助。”中年人听到孙志高表明身份,本来面无表情的脸上也浮现出几丝笑容。

果然是衙门里出来的,刚才的面无表情有着几分威势。

“伯父言重了,翰鸣天资聪颖,我只是起了个辅助的作用。”孙志高谦虚道。

刘父招呼孙志高进屋,他顺手关上大门。

孙志高一进院内就发现几个孩子在玩耍,不过却没有发现刘瀚鸣的身影,莫非这小子不在家?

进入屋内,孙志高看到刘家一大家人在“打马吊”。

“打马吊”是这一时期非常流行的纸牌游戏,其名称来源于“马子”和“吊”的结合,意味着“关于钱和牌”,由四人进行。

“打马”和“打马吊”是同一种游戏,著名词人李清照就是此间高手,可以说是逢赌必胜。后来她嫌之前的游戏规则太简单了,在“打马”的基础上加以改良,这就是现代麻将的前身。

为此她还写了好几本书向世人介绍改良后的“打马”游戏规则和玩法,留下了《打马图经》、《打马图经序》和《打马图经命辞》著作。

《打马赋》中写道“打马受兴,樗蒱遂废,实小道之上流,乃深闺之雅戯。”

“呦,伯瑾来了。好孩子过来吃些果子,儿媳妇沏壶茶去。”刘婆看到来人是孙志高,立马放下了手中的纸牌招呼道。

“伯瑾坐,来这就和自已家一样。尝尝这个酥油鲍螺,这个只有县城才能买得到。”刘老丈对于自已这个忘年交十分的热情,年龄虽小却比许多大人都要成熟稳重、目光长远,再加上天资聪颖,以后必定飞黄腾达。

刘老丈一开始只是看孙志高家可怜就随手一帮,后来随着相处相知,刘老丈发现这孩子身上不凡。

聪明的小孩子他也见过,比如自已的大孙子刘瀚鸣从小就聪慧,可和孙志高一比,无论是头脑还是做人做事,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上的。

刘老丈那时就有了投资的想法,锦上添花哪比得上雪中送炭,反正他也不用付出多少成本,就是顺手的事,于是就有了宥阳之行。

刘老丈看到孙志高写的小说质量很不错,就替他奔走了一趟。没想到从此以后,“蓑衣客”这个笔名在小说界如同超级黑马一般,火的一发不可收拾。

书坊的东家因此获利不少,之前和自已接头的管事也升任成掌柜。许多同行都纷纷打听“蓑衣客”的情况,想要高价挖过来。

孙志高拜在夏夫子门下,有了一个做官师兄的撑腰。在这种种情况之下,书坊东家只得给孙志高如实分红。

刘老丈为了保留人情,就没收孙志高的谢意。可做为中间人,书坊为了留住当红小说家“蓑衣客”,自然是要给刘老丈好处的,所以刘老丈也没亏。

孙志高还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点心,于是他毫不见外的接了过来品尝。刘老丈看到孙志高这番姿态,脸上的笑容就更开怀了。

入口一股奶油的香味充斥着口腔,孙志高还吃出了蜂蜜、蔗糖的味道,就从这用料上来看,价格肯定也不便宜,一般老百姓哪能舍得呢。

“这是我大儿子刘云,大儿媳夏氏。这是二儿子刘进,二儿媳周氏。剩下的孙子孙女还在外面玩呢,等翰鸣给你介绍认识吧。”刘老丈给孙志高介绍着家庭成员。

孙志高把口中的点心咽下去后,起身依次往下给众人行礼拜年。屋内属他年龄最小,拜就完事了。他把前世在网上学的吉祥话都用上了,看着大家眉开眼笑的样子,看来效果很不错。

在其他(她)人的眼里,眼前这个孩子长的眉清目秀、身形挺拔。见到陌生人也没有一般小孩的拘谨,昂首挺胸、不卑不亢,关键嘴还和抹了蜜一样甜,大过年的谁不喜欢“金童”说些吉祥话呢。

“这孩子真好,伯母谢谢你帮助我家翰鸣的学业。这是伯母给你的随年钱,希望你往后平安健康、事事顺遂。”刘瀚鸣的母亲笑眯眯的拿出一串彩绳编织的铜钱。

“随年钱”就是现在的压岁钱,只是称呼不一样,含义相同。长辈们根据孩子的年龄决定具体的金额,然后用彩绳穿钱,编织成龙形等装饰性物品,寓意吉祥和压邪。

孙志高过年就九岁了,所以他的压岁钱是九文钱。这个金额对于孩子来说已经不少了,孙志高想推辞,因为刘瀚鸣的母亲又不是自已的亲戚。

后来刘老丈一锤定音,孙志高又收到了刘婆和她二儿媳妇给的压岁钱。这种满是人情味的行为,让孙志高心里暖洋洋的。

以他如今的写书的收入,肯定是不缺这几十文钱的,他更看重的是态度。自已的嫡亲大伯父是如何对待自已家的,别说帮助了,只要不来害他家就谢天谢地,好在与其切割了。

孙志高收下了众人给的压岁钱,随即他打开了自已的包裹。他给刘家准备了三个手办,刘老丈的金鱼,寓意金鱼满堂。

刘家长子是衙役,孙志高准备的是鹿,寓意福禄,象征着吉祥和幸福。次子刘进是商人,他准备的是金蝉,寓意富贵有钱。

刘家人看到这三件雕塑是十分的喜爱。

“伯瑾,你这太破费了。以后上门不许带这么贵重的礼物,你以后参加科举,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刘老丈捧着孙志高送给他的金鱼,笑得合不拢嘴。

经过半年的雕刻,孙志高的水平愈加的精进。除了熟能生巧以外,他还购买了许多相关的书籍学习。以他如今的收入,买些书籍毫无压力。

“父亲说的对,这次也是最后一次。说起来,倒是我们占便宜了。”刘云对孙志高送的鹿很满意,他是公门中人,自然是希望福禄相伴的。

“雕塑最大的成本就是颜料和时间,这是我自已亲手雕刻出来的,代表我的一点心意。”孙志高谦虚的说道。

刘家人听到后都惊呆了,没想到孙志高还有这手艺。这孩子太优秀了,想想自家孩子还在外面疯玩,刘进的心里就不是滋味。

现在还是过年期间,不好教训孩子。等年过完了,自已一定要严加督促。都是同龄人,差距就怎么这么大呢!

孙志高还不知道,因为自已今天的表现,刘家的几个孩子此后过上了“水深火热”的日子。如今的他,也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