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正月初二、初三,出嫁的女儿都要回娘家探亲,夫婿要同行,俗称迎婿日,这也是汉族特有的岁时风俗。
据说这一风俗起源于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称帝以后便把女儿安庆公主许配给了欧阳伦。第一年除夕夜,按照规矩出嫁的公主们要回婆家过年。唯有新出嫁的安庆公主嫌弃婆家寒酸,仗着自已是马皇后最小的女儿,硬是不回婆家,要留在宫里和父母一起过年。
马皇后做为历史上有名的贤后,当然不允许女儿肆意妄为了。在她的劝解下,安庆公主最终回到婆家过年。
大年初一的早上,朱元璋正在宫里放鞭炮,忽见安庆公主与驸马前来拜年。
老朱寻思昨天夜里才把小两口打发走,今天一大早又来了,于是出口询问女儿是否给公婆拜年。
安庆公主闻言不以为意的摇头否认,朱元璋见此立刻大怒。他斥责女儿不先给公婆磕头,反而大老远的先来拜自已。
安庆公主见到父皇生气惶恐不已,朱元璋没有理会女儿,只是去书房写了一副对联让女儿女婿带着出宫去。
安庆公主在回去的路上打开了朱元璋给她写的对联。“羊跪乳,媳敬婆”;横批“天经地义。”
朱元璋让安庆公主初二进宫拜年的事情传了开来,后世的人们把这一天定为了女儿回娘家探亲的日子,直到现代依然保持着这个习俗。
孙母和孙志高穿着新衣服,携带着大包小包的伴手礼踏上了去薛家村的路程。
“正月初二路上看,尽是小生和小旦。”
孙志高发现路上的行人大多数都是拖家带口的,看来大家都是要回娘家探亲。偶尔碰到相熟的就简单打个招呼,因为今天都有正事,所以就没多耽误时间。
薛家村离太平庄不远,母子二人坐着牛车一会就到了。孙志高先跳下车来,母亲紧随其后,付完车钱后,两人拿着包裹向目的地出发。
孙志高看见街头巷尾有许多孩子在玩耍,他(她)们在每家每户的门前寻找着遗漏的鞭炮。每当有所收获时,孩子们便欢呼雀跃。看到他们,孙志高就想起了前世小时候的自已。
前尘往事仿佛历历在目,可惜再也回不去了。还是珍惜当下吧,孙志高轻轻的叹息一声。孙母听到后还以为儿子身体不舒服呢,于是关切的询问。
孙志高表明自已无恙,孙母检查了一遍儿子的着装。看到无不妥之处,就随手把儿子的帽子往下拉了拉,这才放心的起身赶路。
孙志高不得不又把帽沿往上卷了卷,影响自已视线了。母子二人不一会就走到了孙志高姥爷家,只见屋里屋外张灯结彩、喜气洋洋,门口的两个大红灯笼高高挂,正随着微风轻轻晃动着。
院子里玩耍的孩子们最先发现了母子二人,有的去屋里通风报信,其余的都跑过来给两人拜年,这可是孩子们一年收获的重要时刻。
孙母笑呵呵的回应着侄子侄女们的拜年,随手拿出事先早就准备好的压岁钱发给大家。孩子们看到姑姑拿出精美的铜钱两眼放光,尽管一会绝大部分都要被父母保管,但怎么也得给自已留个一两文钱。
“谢谢姑姑,姑姑事事顺心。”
“谢谢姑姑,姑姑吉祥如意。”
……
孩子们收到了压岁钱,发自肺腑的送上自已的祝愿。孙母听到就更开心了,如今她不再为钱的事发愁,过年讨的就是个好彩头。
“阿芳你来了。看我这大外孙,过年又长高了些。”姥姥出门迎接女儿。别人都是成双入对,只有女儿孤单一人。好在外孙是个有出息的,女儿的日子有盼头了。
姥爷、大舅和大舅母紧随其后。大舅母之前对于孙母回娘家打秋风的行为心中一直不满,可惜她一个妇道人家当不了家,最多只能在嘴上和丈夫抱怨几句。
孙志高被夏夫子收为弟子的事,薛家村如今也是家喻户晓。毕竟乡村相对封闭些,对外界的信息知之甚少。老百姓也是有八卦需求的,一般就是说些家长里短。
夏夫子做为十里八乡有名的人物,他收弟子当然是头条新闻了。夏夫子的学生很多,弟子却是有数的。孙志高的两位师兄珠玉在前,所以大家认为孙志高的未来是光明的。
孙志高家的生活条件在有心人观察之下,同过去相比大相径庭。孙志高在聪明也只是个孩子,大家默认为这是夏夫子的扶持。
孙志高等母亲说完后就上前给长辈们拜年,嘴里的吉祥话像是不要钱一样的喷涌而出。
姥姥和姥爷的“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舅舅和舅母的“福气东来、心想事成;青春永驻、岁月无忧。”
表哥和表姐的“鸿运当头、未来可期;平安喜乐、吉星高照。”
……
孙志高的一顿吉祥话迎的满堂喝彩,家里的气氛热闹了起来。
“好好好,地上凉,好孩子快起来。”姥爷看着外孙精彩的表现,笑容满面的搀扶起外孙。
“不愧是秀才相公的弟子,说话就是好听。”大舅母也是笑盈盈的夸赞道。
……
孙志高发现自家是第一个赶来的,二舅和小姨还没到呢。一家人簇拥着母子俩进到屋里来,大舅母端茶倒水,还拿出果子招待两人。
孙志高定睛一看,还挺丰盛的。大舅母端上了四盘零嘴,细果、蜜饯、糖果和糕饼。在原主的记忆中,这可是从未有之的待遇。
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孙家早些年孤儿寡母。孙母为了儿子的前程供儿子上学,一个正常的家庭供孩子上学都有压力,更何况一个寡母呢。靠给人浆洗衣物肯定是不够的,所以孙母经常回娘家打秋风。
薛家是分家不分户,姥爷跟随大舅生活在一起。姥爷和大舅经常悄悄接济小姑子,这不就是变相从大舅母口袋里掏钱嘛。
亲戚之间互帮互助无可厚非,可孙家就是个无底洞,大舅母当然生气了。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
孙家之前的坏运势到此结束了,外甥聪明伶俐被秀才相公收为弟子,以后的日子必定红红火火。
大舅母心中少了负担,看到外甥是个潜力股,她当然愿意与小姑子保持好关系了。况且她见小姑子大包小裹的,刚才给小辈们压岁钱也很丰厚,大舅母脸上的笑容就更加灿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