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截肢了

傻柱在旁同样揪心,作为看着棒梗长大的人,此刻心情沉重。

一想到棒梗成了残疾人,秦淮茹便泪如雨下,肩上的负担愈发沉重。

“这可怎么办?他还这么小,就失去了一条腿,将来工作、婚姻都会受影响啊。”

想到未来诸多难题,秦淮茹几近崩溃。

“没你想得那么糟糕,他很聪明,好好学习,毕业后定能找到好工作,你不必过于担忧。”

傻柱虽在安慰,却也是自我安慰。

“家里本就艰难,如今又发生这种事,实在无计可施。”

“别怕,还有我呢,实在不行,院里的兄弟们可以帮忙。”

“说得轻巧,你看林经,现在富足得很,别说帮忙,连见面都避之不及。”

若林经肯伸出援手,秦淮茹的生活会改善不少,但这只是幻想。

她忧虑的不是傻柱是否会援助,而是如何应对贾家即将面临的困境。

所有压力都压在她身上,一边照顾三个病人,一边还得顾及两个女儿的未来。

除了这些,她还要忙家务,又要在医院和家里两头奔波,几乎快被压得喘不过气。

“说得对,林经那家伙一点都不懂得体谅,咱们都是邻居,总该互相帮忙吧!”

傻柱越想越生气,林经过得比他还好,不仅买了自行车,还升到了科长的位置。

更可气的是,他还找了那么漂亮的对象,这哪哪都让人眼红嫉妒。

“连饭都不让我们带回去吃,凭什么啊!什么人,这么挑剔!”

秦淮茹立刻对林经心生不满,心中也积攒了不少怨恨。

凭什么林经日子过得多好,她就得在这儿忍气吞声?

不仅如此,还不让人家帮助他们一家,这不是断了自己的退路吗?

“林经现在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厂里的人都偏袒他,我们在他眼里什么都不是!”

傻柱不知是自嘲还是讽刺地说道。

林经取得今天的成就,可不是靠运气,全是他自己努力得来的!

要是这么说的话,当初整个院子的人都孤立、冷落他的时候,林经也没说什么呀!

现在他好了,就开始看不得别人好,整天找茬,就想着怎么让林经接济他们。

恨不得把林经的好事都占为己有!

“都是他的错,太小气了,棒梗这样都是他害的。”

秦淮茹不停地在那儿数落林经的不是,也不再伪装自己的柔弱。

她把所有绿茶婊的气质都释放出来,对林经充满了怒火!

“你也别生气了,先照顾好棒梗吧,这孩子受了不少苦。”

傻柱看着病床上眉头紧锁的棒梗,即使已经截肢,依然能感受到那种深深的痛楚。

“唉,这可怎么办呢?棒梗还得在医院住很久,哪有这么多钱呀?”

秦淮茹一想到这里,又皱起了眉头。

“不是还有厂里给的补贴吗?好几百呢,总不至于一下子就花光了吧!”

轧钢厂在贾东旭出事后,不仅给了五百元补贴,每个月还有额外补助!

怎么花也花不完的,再加上贾东旭之前的工资,至少还能存下百十来块。

“傻柱,你别说了,那些厂里的补贴,我婆婆他们根本就不想让我知道。”

说到这里,秦淮茹委屈地看着傻柱。

“这是什么道理?真是奇怪!”

“要不是上次捐款的事,我可能到现在都不知道,他们根本就把我和孩子当成外人!”

秦淮茹低声诉说着自己的遭遇,说起在贾家的生活,简直生不如死。

贾东旭动不动就打她,还不让她出声;贾张氏更是刁钻,看她不顺眼,随便指使她做这做那,稍有不满还要挨骂。

这些情况傻柱其实都知道,但他是个外人,实在不便插手别人家的事。

“要是真的这样,秦淮茹,我建议你早点离婚吧,他们娘俩这么对你,怎么能行呢?”

傻柱竟然劝秦淮茹离婚?这简直不可思议!

“离婚?傻柱你是不是糊涂了?我怎么可能离婚?名声已经够难听了!”

秦淮茹愣了一下,但离婚是绝对不可能的。

离婚会让人议论纷纷,她丢不起这个人。

被打被骂,她只能忍气吞声,不敢反抗,害怕被赶出去。

一旦被扫地出门,名声更糟,传回乡下,整个村子都会笑话她。

当初秦淮茹为了过上好日子才来到城里,从未向乡下的父母透露自己的困境,他们都以为她在城里过得很好。

“你的生活到底有多糟糕,不用我说你也清楚,贾东旭简直不是人,贾张氏更是如此!”

傻柱对秦淮茹的处境深感不平,只要路过他们家门前,总能听见凄厉的喊声。

“你就别说了,为了几个孩子,我离婚又能怎样?不仅会被扫地出门,还会成为笑柄!”

“罢了,我的那些孩子,以后靠谁养活?难道还要指望我婆婆不成?”

秦淮茹无奈地叹了口气,即便在这城市生存艰难,她也决意耗尽最后一丝力气留在贾家。

“何必如此勉强自己呢?”

傻柱摇头叹息,若秦淮茹是他妻子,根本无需多虑,日子定比现在在贾家过得舒坦。

至少,一日三餐绝不会匮乏。

可惜这只是空想罢了,真到生死关头,他也不过是个学徒工。

若能早日转正,升任主厨,或许秦淮茹会因他的高薪而改变主意。

看着秦淮茹如今困苦的生活,傻柱心中也满是愁绪,只能尽力帮忙,毕竟她是他的心头挚爱,初见时便已倾心。

“傻柱,你先回去吧,我随后去看棒梗,麻烦你转告我婆婆他的状况。”

秦淮茹只想陪伴棒梗,不愿离开半步,眼泪早已将眼眶浸湿。

“好,有事随时联系,没事还有我们大家呢!”

傻柱安抚完后,告别离去。

低头回到院子,恰逢易中海正与三位长辈谈论贾家事务。

“傻柱回来了。”刘海中开口道,众人齐刷刷望向他,身上犹带血迹。

“几位大爷,在聊些什么?”

傻柱揣着手走到近前,一屁股坐下。

“柱子,棒梗近况如何?”易中海依旧挂念棒梗,想起那块被啃下的肉,仍觉毛骨悚然。

“情况不太乐观,左腿必须截肢,恐怕这辈子都无法正常生活了。”

“什么?!”

三人一脸震惊,难以置信。

“怎么会这样?不过是被狗咬了一下而已,怎么就严重到需要截肢?”

“老三,你没亲眼见到,那孩子的腿伤势远比想象的严重,大腿上一大块肉都没了!”

“看看我身上那些血迹就知道了,医生说,若不及时截肢,性命都难保。”

傻柱叹了口气,满心遗憾。

“唉,这家人真是倒霉。

棒梗这孩子也太不让人省心了,之前受过教训,现在又犯错!”

刘海中越说越气愤,觉得要是自己的孩子,肯定直接一顿狠揍,直到他记住教训为止。

“说实话,家里出了个不成器的,棒梗又能好到哪去?”

阎埠贵推了推眼镜,一副洞悉一切的模样。

“不说这些了,大家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办?贾家的情况,秦淮茹承受的压力最大。”

易中海思索片刻,心里已经决定要为贾家捐款。

“老三,你先去通知贾家这件事吧,他们得尽快知道。”

“行,我这就去。”

易中海立刻起身前往贾家,小当和槐花正坐在门口啃着冰凉的窝窝头。

“一爷爷好!”

两个女孩礼貌地问好。

“为什么吃这么冷的食物?”

“家里只剩下这个了。”

易中海皱眉,心情复杂。

“别吃了,一会儿我让奶奶给你们做热饭。”

“好!”

两个女孩听话地点点头,易中海走进屋内。

一进门就听见贾张氏的呻吟声,贾东旭则呆呆地看着地面。

“东旭,医院那边传来消息了,棒梗的腿……截肢了。”

易中海原本打算隐瞒,但事情已经败露,再也藏不住了。

“你说什么?!”

贾东旭顿时清醒过来,感觉五脏六腑都在翻腾。

“棒梗,我的孩子,他怎么了?”

贾张氏以为自己听错了,颤巍巍地站起身,再次确认:“你说棒梗?他的左腿没了?”

易中海重复了一遍,语气沉重。

“轰”的一声,贾东旭瞪大双眼,贾张氏只觉得天旋地转,浑身发麻。

“不可能,棒梗怎么会这样?是不是弄错了?”贾张氏声音颤抖。

“老嫂子,事情就是这样,若不截肢,性命难保。”

这一消息让两人震惊不已,全身发抖。

“我的孙子,为什么这样?那野狗为何伤他?”贾张氏痛哭失声。

易中海不知如何安慰,只能默然。

“都是林经的错,他总是针对我们!”

这指责毫无道理,棒梗的遭遇是自找的,怎能怪别人?院里人都说贾家爱惹事,独独没听说他们去招惹林经。

易中海不愿多言,转身离开。

“小当、槐花,跟我去爷爷那里拿好吃的!”易中海招呼两姐妹,将她们带进屋,不能让孩子挨饿。

“麻烦你给孩子们弄点吃的吧,都饿坏了,冬天吃冷食可不行。”

一汏妈早备好了热腾腾的馒头,递给姐妹俩一人一个,又盛了一碗热汤。

“又发生什么事了?只听见贾家那边传来哭喊声。”一汏妈无意打听,但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棒梗腿没了,这辈子算是完了。”易中海点燃烟管,吐出一口浓烟。

“天啊,这么小的孩子,没了腿以后怎么办?跟他瘫痪的爹一样了!”

“这话没法说出口,贾东旭完全动不了,得靠秦淮茹照顾!”

“棒梗虽然少了一条腿,但拄着拐杖也能行动,只是不太方便罢了。”

棒梗最多算个残疾人,少了条腿而已,比贾东旭的情况好得多。

“秦淮茹真是辛苦了,贾家的一切全指望她,担子太重了。

能帮的我们就帮点吧!”

一汏妈心地善良,看到小当和槐花就心疼,更别提听说棒梗失去一条腿的事了!

“我正考虑再筹一次款,想了想,这招不行,不如让秦淮茹接替贾东旭的工作岗位!”

要是号召院里人捐款,估计只有我们几个会响应,上次大家就不信他们了。

不如让秦淮茹接替贾东旭的岗位,既能工作挣钱,又能减轻负担,就是辛苦些。

“她能行吗?从来没接触过这些,这可是大老爷们干的技术活!”

一汏妈担心秦淮茹来自乡下,连小学都没毕业,钳工又是项专业技能。

让她接替贾东旭的位置,简直是瞎折腾,什么都不懂,去了又能做什么呢?

“如果愿意,我可以教她!”

易中海缓缓吐出一口烟雾,这是秦淮茹在轧钢厂站住脚的唯一办法了。

“你来教?可贾东旭可是二级钳工,秦淮茹怎么可能进步这么快?”

一汏妈有些怀疑,就算易中海教,秦淮茹这样的基础也难有突破。

“试试吧,不然贾家的日子怎么熬下去?光靠我们和傻柱接济不是长久之计!”

“林经那小子现在有钱了,却不念旧情,连秦淮茹都不帮一把!”

易中海一直在暗中帮助贾家,傻柱只帮秦淮茹,这些都是他授意的结果。

上次的捐款活动,也是他和贾家一起策划的,不就是为了从院里捞钱吗?

傻柱因为秦淮茹,才愿意拿出自己的钱,否则上次的二十块,肯定得由贾张氏自己偿还。

医院的花费早已不少,这次棒梗截肢动手术住院的钱,显然不是从别人那里来的。

院里有个特别“贴心”的一汏爷,处处为贾家考虑。

“老易啊,这事儿也不能全怪林经。

说实话,要是秦淮茹当初没嫁给贾东旭,他们的日子能过得这么艰难?”

“自个儿见钱眼开,看不上林经,那当初,院里的其他人对林经一家又是怎样的态度?”

最清醒的是仍是一汏妈,当时她在旁边看着,也没有出面阻止。

回想起过去,其实都是院里的人亏欠林经,而对方从未计较过什么。

反而是院里的人开始对人家道德审判起来。

“他就是一根筋,我几次想道歉,林经都不给我机会,根本不接受。”

易中海原本希望林经能负责他们的养老,几番拒绝后,他又给足了面子。

后来被聋老太太一句话点醒,转而把目光放在傻柱身上。

算了,林经的事咱们还是少掺和为妙,他是厂里的科长,总得尊重吧。”

一汏妈看到如今变得更好的林经,觉得自家根本配不上人家。

轧钢厂的女工们,无论老少,都偏袒林经,可见他的吸引力有多大!

“别提他了,等秦淮茹回来再说这些事吧。”

易中海认为处理贾家的事情是头等大事。

小当和槐花吃饱后就被送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