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云海市,梧桐叶铺满了街道。陈默带着团队走在工业区坑洼的路面上,皮鞋底粘了不少落叶碎屑。身旁的张大海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裤,突然停下脚步,指着远处脚手架上的人影说:"陈默你看,那哥们上个月在咱们平台找的活,现在还在跟老板讨薪呢。"
一行人走进钢筋的建筑工地,空气中弥漫着水泥和铁锈的味道。三十多个工人围坐在砖头上啃馒头,看见陈默他们,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抹了把嘴站起来:"陈总来了?快坐快坐,这地方脏。"他是河南来的老王,半个月前通过"微光"找到这份工作,没想到包工头卷着工资跑了。
"王哥,讨薪进展咋样了?"陈默蹲下来,从帆布包里掏出几份法律文书模板。老王叹了口气,从裤兜里摸出皱巴巴的欠条:"去了劳动监察大队,说证据不足。找律师吧,光咨询费就要两千,我们哪掏得起?"旁边的西川小哥突然插话,声音带着哭腔:"我娃下个月学费还没着落呢......"
回程的面包车里,林晓雨把录音笔递给陈默,里面全是工人无奈的叹息。陆远在平板电脑上快速敲击,调出后台数据:"你看,近三个月平台上讨薪求助的帖子有1327条,真正解决的不到15%。"陈默盯着窗外飞逝的广告牌,上面光鲜亮丽的招聘广告和刚才工人们皴裂的手形成刺眼对比。
"必须做个讨薪模块。"陈默突然开口,把大家吓了一跳。张大海挠头:"咱技术部就这么几个人,还要维护主平台呢?"陆远推了推眼镜:"可以先做轻量化版本,整合法律文书、投诉渠道和证据固定工具。"林晓雨翻出手机里的视频:"我拍了些工人签字的场景,他们连按手印都怕按错地方。"
开发过程比想象中难。陆远带着程序员们研究《劳动法》条款,把专业术语翻译成大白话。"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被改成"跟老板要钱的正式信","仲裁申请"变成"找政府评理的填表指南"。为了让工人能一键录音取证,技术小哥连续三天没合眼,最后想出用微信小程序就能操作的办法。
测试阶段,团队带着原型机重返工地。老王眯着眼睛在手机上点了点,突然叫起来:"这'工资条拍照'功能好!我上次就是没留证据吃了亏。"但另一个工人却犯了难:"我这老年机,能装这东西不?"陈默当场决定,开发短信版功能,用最原始的短信回复就能提交投诉。
模块上线那天,后台数据像火箭一样飙升。凌晨三点,陈默的手机还在不停震动,全是用户反馈。有个新疆来的拉面师傅发来语音,普通话不太标准却很激动:"我用那个'自动算赔偿金'算了下,老板少给我三千块!现在正在跟他吵呢!"陆远的母亲打来电话,说老家亲戚用了模块,三天就讨回了拖欠半年的工钱。
然而资本的压力也随之而来。星辰资本的李薇再次找上门,这次带来了更的条件:"陈总,只要你们砍掉公益模块,我们联合另外两家机构注资一个亿。"她把策划案推过来,上面"流量变现""精准广告"等字眼刺得陈默眼睛疼。
"李经理,"陈默把策划案推回去,"昨天有个大姐给我发消息,说用了我们的讨薪功能,给儿子凑够了手术费。你说的那些数字,有这个分量吗?"李薇冷笑一声:"情怀能当饭吃?看看你们的财务报表,公益模块烧掉了多少成本?"
会议室里,新来的市场总监小王坐不住了:"陈总,我同意李薇的看法。现在用户增长放缓,必须考虑盈利了。"张大海"腾"地站起来,把安全帽往桌上一磕:"小王你忘了?当初是谁在工地啃冷馒头做调研?现在日子好过点,就忘了本?"
争论持续到深夜。陈默独自走到天台,城市的霓虹在他脸上明明灭灭。手机突然响起,是母亲的视频电话。老人举着手机,让他看康复中心窗外的梧桐树:"默儿,你爸走的时候,欠了村里人不少钱,要不是乡亲们帮衬......"陈默鼻子一酸,挂了电话后,给团队发了条消息:"明天早上九点,全体去工地开现场会。"
第二天,团队成员跟着陈默走进另一个建筑工地。这里刚发生过一起工伤事故,受伤的工人躺在简陋的工棚里,妻子抱着孩子在旁边抹泪。工头扔下一叠钱就想走,被陈默拦住:"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他至少能拿十万赔偿。"说着,他打开手机里的"讨薪助手",一步步教工人家属操作。
当看到工头在法律文书模板前犹豫时,新来的市场总监小王突然蹲下来,帮工人家属整理散乱的病历单。陆远则默默打开笔记本电脑,现场连线了平台合作的公益律师。张大海跑到村口小店,给孩子买了包饼干:"娃,先垫垫肚子。"
回公司的路上,小王主动开口:"陈总,我想通了。我们做的不是生意,是救命的事。"陈默拍了拍他的肩膀,没说话。路过劳务市场时,他们看见几个工人正围在一起看手机,屏幕上正是"微光"的讨薪模块界面,有人用方言大声念着:"老板再拖欠工资,就打这个电话......"
那年冬天,"微光"推出了讨薪模块2.0版本,新增了语音咨询和区块链存证功能。上线当天,收到了全国各地寄来的锦旗,有个锦旗上写着"代码写就公道,微光点亮人心"。陈默把锦旗挂在办公室最显眼的地方,旁边就是他当年送外卖时用的旧头盔。
春节前,团队去医院看望陆远。他的病情又加重了些,但看见电脑屏幕上讨薪成功的案例数据,眼睛还是亮了起来:"你看,这个月帮助了2376人,追回工资总额超过八百万。"陈默握着他的手,发现他手指因为敲代码磨出的茧子还在,只是现在敲键盘的速度慢了很多。
除夕夜,陈默接到老王的电话,背景里全是鞭炮声和孩子的笑声。"陈总!工资要回来了!我给娃买了新书包,还给你寄了老家的腊肉!"挂了电话,陈默看着窗外的烟花,突然想起创业初期那个啃冷馒头的夜晚。手机提示音响起,是母亲发来的微信:"默儿,妈在电视上看到你了,做得对,别忘本。"
年后开工第一天,星辰资本发来邮件,说决定调整投资策略,愿意支持"微光"的公益项目。陈默看完邮件,走到窗边,看见楼下有外卖骑手正用"微光"APP查看附近的免费饮水点。他知道,这条路很难,但只要能让更多人在城市里活得有尊严,就值得一首走下去。就像陆远说的:"我们写的不是代码,是让生活变好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