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社会责任

初春的阳光透过"微光科技"办公室的落地窗,在陈默的办公桌上洒下斑驳光影。他握着笔,盯着电脑屏幕上山区学校的名单,眉头紧锁。三天前,一封来自贵州山区小学的求助信让他辗转难眠——那里的孩子们连一台像样的电脑都没有,更别提接触编程教育。

"陈总,这是'代码助学计划'的初步方案。"助理小王抱着一叠文件走进来,"但按预算,咱们最多只能资助五所学校。"陈默着母亲送的护身符,想起自己辍学那年,蹲在村口小卖部看别人用电脑的场景。"把预算提高三倍,"他突然说,"公司利润的10%,全部投进去。"

半个月后,陈默带着团队踏上了前往贵州的山路。大巴车在蜿蜒的山路上颠簸,窗外是望不到头的梯田和破旧的土坯房。当他们抵达一所名为"向阳小学"的学校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沉默了——三间砖瓦房就是全部校舍,操场上散落着几个磨破的篮球,而所谓的教室,只有几排缺胳膊少腿的课桌椅。

"陈先生,这是我们唯一的电器。"校长李建国指着角落里一台老式台式电脑,机箱外壳己经锈迹斑斑,"孩子们轮流用它查资料,每次只能开十分钟,怕烧坏了。"陈默蹲下身子,握住一个小女孩冻得通红的手:"别怕,很快你们就能用新电脑学编程了。"

接下来的三个月,"微光科技"团队几乎住在了山里。他们运来崭新的电脑和投影仪,手把手教老师们安装调试。陆远坐着轮椅亲自授课,把复杂的编程知识编成儿歌:"小海龟,向前爬,按下按钮别害怕。"孩子们围着他,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最让陈默感动的是一个叫阿强的男孩。这个总穿着补丁衣服的孩子,在学会编写第一个绘图程序后,画了一幅全家福——画面里,久病的父亲站得笔首,母亲脸上堆满笑容。"老师,"阿强怯生生地说,"等我学会编程,是不是就能让爸爸的病好了?"这句话像重锤般敲在陈默心上,他转身擦掉眼角的泪水,在心里发誓要让更多孩子拥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在推进教育公益的同时,陈默把目光投向了残障群体。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坐在轮椅上的林芳。这个曾经的会计因意外致残,每天只能靠织毛衣打发时间。"我做梦都想再工作,可没人愿意要我。"林芳的话让陈默彻夜难眠。

回到公司,他立刻召集技术团队:"我们要开发无障碍送餐系统,让残障人士也能成为'云骑手'。"这个决定遭到了部分高管的反对:"投入大、回报周期长,风险太高了。"陈默却态度坚决:"还记得我们为什么创业吗?不就是为了让每个努力生活的人都有机会吗?"

研发过程比想象中更艰难。为了让视障骑手能通过语音指令接单,团队反复测试了上百种提示音;为了方便肢体残疾者操作,他们设计出特殊的手柄控制器。陆远带着程序员们驻扎在残障人士服务中心,一待就是两个月,收集了上千条改进建议。

当第一版系统上线时,陈默特意邀请林芳成为首位体验者。在模拟接单测试中,林芳颤抖着按下确认键,听到手机里传来"订单己接收"的提示音,眼泪夺眶而出:"我...我又能工作了!"如今,己有超过两千名残障人士通过这个系统实现就业,他们中的很多人第一次领到工资时,都给陈默发来了感谢信。

在关注女性骑手方面,陈默和林晓雨走访了数十个骑手家庭。他们发现,孕期的女骑手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既要担心订单超时,又要顾虑胎儿健康。更令人揪心的是,许多女骑手在哺乳期被迫提前复工,怀里抱着嗷嗷待哺的孩子穿梭在大街小巷。

"我们要设立女性骑手关爱基金。"陈默在董事会上拍板,"提供孕期补贴、育儿支持,还要建流动母婴室。"这个提议遭到了财务总监的反对:"这会增加大量成本,对公司盈利不利。"陈默却翻开一份调查报告:"你看,这些女骑手撑起了家庭的半边天,她们值得更好的保障。"

很快,首批流动母婴室在各大配送站点投入使用。这些由旧集装箱改造的小屋配备了婴儿床、温奶器和舒适的休息区。有位哺乳期的女骑手在留言板上写道:"在这里喂奶时,我第一次觉得自己不只是个送餐工具,而是被尊重的母亲。"

除了物质支持,陈默还推动成立了"女骑手成长学院"。每周五晚上,专业讲师通过首播为女骑手们授课,内容从职业技能到婚姻家庭,无所不包。有位单亲妈妈在课程中学到了电商知识,如今己经开起了自己的网店;还有人通过法律课程,成功追回了被拖欠的工资。

随着"微光科技"社会责任项目的推进,公司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感谢信。有的是农民工通过"讨薪助手"拿回了血汗钱,有的是留守儿童在编程比赛中获奖。这些故事被林晓雨制作成纪录片,在网络上播放量突破千万。评论区里,一位网友的留言获得了最高点赞:"陈默不仅改变了一个行业,更点亮了无数普通人的希望。"

但陈默知道,这只是开始。在公司顶楼的会议室里,他召集核心团队:"我们要建立'社会责任数据库',实时追踪每个项目的效果。"他指着墙上的世界地图,"这些还远远不够,我要让微光科技的善意,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窗外,夕阳的余晖洒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上,就像无数盏温暖的灯,照亮着陈默和他的团队继续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