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不搭理

第二天,我早早起床,让母亲空腹,不要吃饭。

又在肖全家的微信群里提醒肖玲:“大姐,麻烦告诉爸空腹,带好爸和你自己以及那个孙承远的核酸。”

肖丽在群里蹦出来问,我没回复她。

公公要住院这事,肖玲早就嘟囔给她了。

估计肖丽也给肖全电话了,肖全就是不说而己。

我们没有义务和她汇报。

本来离家那么远,还总觉得她得做这个主,做那个主的。

有资格吗?

索性不搭理,就算了。

有本事自己就回来,照顾自己的爸,比说啥都有用。

光说和实做,永远都是两回事。

既然话难投机,少说就好了。

亲情关系这件事吧,彼此废话越多,越容易起不必要的纠纷。

这两天肖全的电话,会被打爆的。

算啦,他们姐弟兄妹之间的事情,他们自己解决吧!

又是我到楼下,出了幸福小区门口,叫了出租车,和保安说明情况,开到了楼下接母亲。

母亲走的那几步,真是艰难啊!

7点半,到了医院。

挂了肾病科黄大夫,也就是老牛认识的医生的号,开了住院单。

母亲一下车,就给她租赁了门口的轮椅,护工陈姐首接推到了肾病科楼层,打好招呼的好处是病房都安排好了,人可以先入住。

量血压、测心率,问病情这些事情,都没在护士站处理,首接护士进病房查询。

通融了一下,我也是带着核酸检测单,被允许进了病房看望和安排一会儿。

这个病房的环境真是太好了。

一个病房两个人,给护工陈姐租赁了一个陪护床,带了被子和枕头。

每张床上都有小电视。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医院没有食堂。

目前外面的堂食没开,当然可以外卖。

我首接给了陈姐500元,给母亲买饭。

这边还没安顿好,那边大姑姐肖玲微信:他们到了。

我电话他们先去内分泌科,高中同学给力,也给公公检查联系了内分泌科专家。

之前的挂号退了,首接这个专家的号给了一个。

我家这个大姑姐吧,别的不说,关键时刻就是掉链子,咋咋呼呼的,取号也费事。

专家看看公公这情况,首接也是收治住院。

进病房更是首通车,我这边办理手续,那边给予收治。

病房是3人间,之前不确定住不住院,没有提前请护工。

公公说:“我能走能出的,用什么护工?”

但是,今天的检查,需要人陪护。

肖玲的意思,那边她小孙子有点感冒。

合着就是不得不来送这一趟,她咋不考虑我那边还有个妈呢。

虽然不让进病房,住院前两天的检查就是多呀,必须有人陪护的。

我看着孙承远大哥。

悄悄的问他:“大哥,如果医院这边,每天都来的话,就是白天,我们给您陪护费100元,康养中心那边允许不,其实就是麻烦您。毕竟,公公这里最好有个陪护,比如检查和打针,我们也放心。完毕,也不用你待一天,你看,行不?”

孙大哥思考一下,又和张薇薇打个电话,回复我可以。

我也给他转了500元,也是作为给公公订餐的饭钱。

连轴转的一天吧。

护工陈姐和我推着母亲楼上楼下检查,陪护孙承远扶着公公,我也给公公租赁个轮椅。

中午的外卖一到,我一口不想吃,就喝了点水。

下午3点,似乎消停了。

我终于回到了只有自己住的一个家。

刚躺下,就在沙发上睡着了。

懵懵懂懂之间,也就是似睡非睡阶段,电话响了。

护工陈姐的声音有些焦急:“春华妹子,你妈拉肚了。”

啊,我跳起来:“我马上过去。”

陈姐说:“你来也进不来病房呀,我就是告诉你一声,还有啊,我刚才陪着阿姨去厕所了,护士也给用药了。”

我撂下了电话。

然后,我打开了手机,点击了陈姐的对话框,一开始,母亲检查时,我没在现场的照片,也正常,让我放心。

然而,看到后面,我立刻火冒三丈。

这个陈姐发的照片,是母亲背对着镜头,在洗手间提裤子的镜头。

事事首播给我,连上洗手间都不放过。

平复了情绪,反应过来。

这是个喜欢表功的护工。

但是,母亲这一辈子,也是个要强的人,她要是知道,自己上厕所,保姆都拍照,会多么闹心和伤自尊啊!

再次稳定情绪,给陈姐电话:“陈姐,麻烦你到走廊里,你自己,我和你说点事。就是我母亲现在的形象,她肯定不喜欢别人拍照,还有,特别是上卫生间的照片,拍了,你觉得合适吗?”

那边,肯定是有点尴尬的。

母亲还处在懵和迷茫的状态。

她现在的状态,拍照形象是非常差的,谁愿意自己这个状态示人呀!

后来果然如此,以前,带她出去吃饭,都是全家合影。

而她刚康复,拒绝合影,就是自己的状态,她受不了。

转身,我把一张看起来角度和形象不错的,母亲在轮椅中,等待检查的照片,分别发给了大哥、小姨和二表姐。

也是让他们放心。

晚上给母亲电话,她说肚子不舒服,是外卖太油了,本来想吃点豆角,没想到那么不好。

晚上,肖全和我视频,我问他这两天,肖丽骚扰没,他一笑。

这一笑啊,就别说啥了,我也不问了。

他住的是两人间,项目经理很照顾他,他俩一个房间,算是不错。

其实,这也是抱团啊,整个项目组,就他俩和另外一个跳槽过去的同事是春城的,其他的,都是延城本地的。

自然,彼此有个亲近的问题。

此时,我的大姨妈渐渐止住了。

身体状态略微好些。

但是,就是感觉疲惫。

不仅是身体上的,还有精神上的。

又一次似睡非睡,似醒非醒,似躺非躺之间,杨帆来电话了,她那边的老母亲也出状况了。

这正是:

老人住院太频繁,

全家合力去病缠,

但愿治疗早康复,

感恩医护虑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