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百家饭(下)

“那……那我现在怎么办?”我急得快哭了。

姜婆婆叹了口气:“他己经尝到了你的‘阳气饭’,以后就会一首跟着你。除非……”

“除非什么?”我像抓住了救命稻草。

姜婆婆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小的布包,里面装着几粒黑色的,像是干瘪的豆子。

“这是引魂豆。每天晚上,把它们放在枕头底下,可以暂时隔绝你的阳气,让他暂时找不到你。”

姜婆婆把豆子递给我。

“但是,这只是暂时的。要彻底摆脱他,你得想办法,让他得到真正的安宁。”

“怎么安宁?”

我接过豆子,感觉沉甸甸的。

姜婆婆看着我,眼神深邃:“阿稚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吃上一顿饱饭,一顿真正的,有烟火气的饱饭。”

“您的意思是要我给他做饭?”我惊讶道。

姜婆婆点了点头:“是的。连续七天,每天晚上,你都要亲自做一顿饭,摆在阳台。记住,饭菜要丰盛,要有荤有素,要有甜有咸。”

“然后,你就不用管了。只要你真心诚意,他感受到了你的善意,就会逐渐放下怨念。”

我心里一阵苦涩,做饭?我一个连泡面都嫌麻烦的人,要给一个鬼做七天饭?

可为了保命,我只能答应。

当天晚上,我硬着头皮,笨手笨脚地炒了一盘青菜,煎了一个鸡蛋,蒸了一碗米饭。

饭菜做好后,我端着它们颤颤巍巍地走到阳台。夜风吹过,阳台上的绿植影影绰绰,仿佛有什么东西隐藏其中。

我把饭菜放在阳台上,然后迅速跑回客厅,躲在窗帘后面,偷偷观察着。

过了很久,什么都没有发生。我心里一阵失落,难道姜婆婆骗我?

就在我准备放弃的时候,阳台上的饭菜突然微微颤动了一下。紧接着,一股淡淡的,带着焦味的饭菜香,飘进了屋里。

那不是我做的饭菜的味道,更像是……很久很久以前,家里厨房里,妈妈做饭的味道。

我的心里,突然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接下来的六天,我每天晚上都准时做饭,一次比一次认真。

我甚至特意去学了几道家常菜,比如红烧肉、糖醋排骨。

每当把饭菜摆上阳台的时候,我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对阿稚说一声:“吃吧,吃饱了,就好好安息吧。”

第七天晚上,我做了满满一桌子菜,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丰盛。

我端着饭菜走到阳台,却没有像往常一样立马跑开,而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月光下的饭菜。

一阵夜风吹过,阳台上的风铃发出清脆的响声。

我看到,那些饭菜冒出了丝丝缕缕的白烟,然后,白烟慢慢地汇聚成了一个模糊的孩童身影。

那是阿稚。

他瘦小的身影,缓缓地走到饭桌旁,没有像第一次那样露出恐怖的笑容,而是静静地看着桌上的饭菜。

然后,他伸出苍白的小手,拿起筷子,开始一小口一小口地吃起来。

他吃得很慢,很认真,仿佛在品尝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

我的眼眶有些

吃着吃着,他的身体开始慢慢地变得透明,脸上的表情也变得平和,不再是那种空洞的诡异笑容。

最终,当他吃完最后一口饭的时候,他的身影彻底消散在了夜色中,只留下一个空空的碗,和桌上还带着余温的饭菜残渣。

我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了地。我长长地舒了口气,转身回屋。

从那天起,我再也没有在楼道里看到过那个孩子,手腕上的红线也消失了。安宁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我以为,我的生活终于可以回归正常了。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就在阿稚消失的第二天晚上,我发现了一个新的变化。

我的身体,开始变得异常虚弱。每天早上醒来,都感觉像是跑了马拉松一样,全身酸痛,精疲力尽。

而且,我的食欲也变得异常旺盛。无论吃多少东西,都感觉不到饱腹感。

我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的心理作用,可这种虚弱和饥饿感却越来越强烈,甚至影响到了我的工作。

我再次去找姜婆婆。

姜婆婆听了我的描述,表情变得凝重起来。她摸了摸我的手腕,又看了看我的眼睛,眼神里充满了担忧。

“你……把他喂得太好了。”姜婆婆的声音很轻,却像一道惊雷在我耳边炸响。

“什么意思?”我心里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姜婆婆叹了口气:“阿稚生前,因为饥饿而死,所以他死后,对食物的执念特别深。你连续七天,亲自给他做了那么多丰盛的饭菜,他吃得很开心,很满足。”

“这不是好事吗?他不是安息了吗?”我焦急地问。

姜婆婆摇了摇头:“安息是安息了。可他满足了,就相当于被你喂饱了。”

“喂饱了又怎么样?”我追问。

姜婆婆看着我,声音里带着一丝哀伤:“他生前是饿死的,对饱足的渴望,己经刻进了骨子里。他现在吃饱了,就再也不想体会饥饿的感觉了。”

“所以……他会想尽办法,把这种‘饱足’,永远地留在自己身上。”

我听得云里雾里。

姜婆婆缓缓地说出了一个让我毛骨悚然的真相:“阿稚安息了,但他对‘饱足’的执念,却并没有消失。他生前没有机会感受被喂养的感觉,所以,他把自己死后吃饱的这份‘饱足感’,转移到了你的身上。”

“转移到我身上?”我感到一阵恶寒。

“是的。”

姜婆婆眼神复杂地看着我。

“你现在感受到的虚弱和饥饿,正是他吃饱之后,在你身上留下的‘馈赠’。他己经吃饱了,所以他把‘饥饿’这个状态,从自己身上剥离,转移到了你的身体里。”

“而你,将永远承受这种‘吃不饱’的饥饿感,以及由饥饿带来的虚弱。”

我呆立当场,如坠冰窟。

我亲手,用七天的饭菜,把自己变成了另一个“阿稚”。

我曾以为,我是故事的救赎者,用我的善意,超度了一个可怜的怨灵。

可万万没想到,我却是故事里,被彻底改变命运的“百家饭”。

那七碗饱含着我心意的饭菜,原来不是为了超度他,而是为了“饱足”他,让他将“饥饿”这个诅咒,彻底地,永远地,移植到我的身上。

如今,每当夜幕降临,我都能感受到体内那股汹涌而来的饥饿感,它像潮水般淹没我,让我再也无法入眠。

我开始理解,为什么姜婆婆每天晚上都要放一碗“百家饭”在门口。

那不是为了安抚那些小鬼,而是为了让它们永远都处于“半饱不饱”的状态。

这样,那些小鬼就不会把“饥饿”转移到活人身上。

而我,一个自作聪明,自以为是的现代人,却打破了这个古老的平衡。

我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肚子,它似乎永远也无法填饱。

我成了新的“百家饭”,一个永远被饥饿折磨的“百家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