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清晨的实验室飘着消毒水气味,苏眠的护目镜上蒙着层白雾。她盯着电子天平上的糯米粉,精确到 0.01 克的称量纸边缘,印着陆沉舟昨晚画的小太阳 —— 和他卫衣上的薄荷糖刺绣同个位置。
“比例是糯米 37%、生石灰 58%、桐油 5%。” 陆沉舟戴着白色棉手套,将《营造法式》手抄本垫在搅拌机旁,纸页泛黄处标着 “建炎二年修缮官牍”。当最后一勺桐油倒入不锈钢桶,搅拌机发出蜂鸣,雪白浆体开始旋转,渐渐变得黏如琥珀。
“看显微镜。” 他突然握住她的手腕,橡胶手套下的温度透过护目镜雾气传来。载玻片上的分子链在灯光下闪烁,氢键像细小的榫卯般咬合,比数据库里的现代材料模型多出 30% 的交联结构。苏眠听见自己的心跳声混着搅拌机轰鸣,突然想起上周他教她调扫描仪角度时,也是这样不容置疑的力道。
实验室的钢化玻璃门被撞开时,搅拌机恰好停止。顾承远的香奈儿西装撞翻了试剂架,身后跟着两个戴眼镜的律师,其中一人胸前挂着 “顾氏知识产权部” 的工牌。
“陆沉舟,” 顾承远将律师函拍在实验台上,纸角扫落了装着碳化米粒的玻璃瓶,“筑梦集团投诉你们剽窃‘传统糯米灰浆改良技术’。”
陆沉舟的指尖在搅拌机控制面板上停顿三秒,那里正显示着 “黏度指数 142” 的绿色数据。他转身打开带密码锁的保险柜,取出的牛皮纸袋上盖着省博物馆的火漆印,里面是 1987 年永安门修缮报告的复印件,泛黄纸页上的钢笔字与他现在的批注如出一辙。
“三十年前我爷爷记录的配比,” 他抽出其中一页,上面贴着糯米灰浆的显微照片,“比顾氏集团成立早二十年。” 陆沉舟的视线扫过律师胸前的工牌,“如果需要原件,省博的文物修复室随时开放。”
顾承远的脸色变了变,律师凑近查看时,突然指着照片边缘:“这些电子标尺…… 是近年的格式。”
“去年做的数字化复原。” 陆沉舟调出电脑里的扫描文件,1987 年的墨迹与 2023 年的 3D 建模数据在屏幕上重叠,“每个像素点都对应着原件的纤维走向,顾学长需要我演示区块链存证吗?”
搅拌机的余温还在实验台上蔓延,苏眠看见顾承远的领带夹闪过微光 —— 和今早撞翻的玻璃瓶碎片一样,都是百达翡丽的新款。
深夜图书馆的古籍部飘着霉味,苏眠正对照《宋会要辑稿》核对糯米品种,手机在木质桌面上震动。陆沉舟的来电显示 “实验室警报”,她跑过走廊时,运动鞋在瓷砖上划出刺耳声响。
培养室的冷光灯下,陆沉舟正用镊子夹取发黑的灰浆样本,白大褂袖口被划破道口子,露出下面新结的痂 —— 和今早搅拌机齿轮的齿距吻合。三个培养皿里的样本呈现不同程度的碳化,最中间那皿边缘,缠着半截宝蓝色丝线。
“pH 值降到 4.2,” 他将丝线装进证物袋,标签上写着 “2024.10.15 21:47”,“有人往里面加了草酸。”
苏眠认出那是顾承远常戴的领带颜色,想起下午在电梯遇见的沈蔓 —— 顾氏集团的行政总监,香奈儿套装袖口露出的翡翠镯子,和顾承远的袖扣是同个系列。她蹲下身,看见搅拌机齿轮间卡着半片香奈儿香水的铝箔纸,边缘印着 “N°5” 的 logo。
“沈蔓下午来过。” 她摸着实验台上的水渍,形状像个倒置的斗拱,“她说‘年轻人别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陆沉舟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击,监控录像开始快进。21:15 分,穿香奈儿套装的身影刷卡进入实验室,袖口的翡翠镯子在门禁灯下闪过。她对着培养皿喷洒液体的动作很专业,像受过实验室训练。
“是顾承远的姑妈。” 陆沉舟调出星沉科技的风险报告,“顾氏集团知识产权部的实际负责人,当年参与过永安门遗址的盗卖。” 他突然看向苏眠,眼中映着监控屏的冷光,“1998 年暴雨夜,就是她带人拆走了永安门最后两根完整的斗拱。”
苏眠的后背撞上储物柜,玻璃门里映出她苍白的脸。她想起陆沉舟保险箱里的残件,想起老农用红绳扎的稻种,突然明白为什么顾氏集团急于毁掉样本 —— 他们害怕三十年前的真相,害怕那些藏在古籍里的线索,会让永安门的木构件在数字世界重新站起。
“报警吧。” 她捡起地上的《营造法式》,书脊上的火漆印完好无损,“草酸腐蚀的只是表层,” 她指向电脑里的 3D 建模数据,“我们还有纳米涂层的备份,还有水阳镇农户的种植记录。”
陆沉舟的手指停在报警电话界面,突然笑了,笑得比平时冷些:“不用。” 他调出星沉科技的应急方案,“沈蔓喷洒草酸时,忘了实验室的每台设备都连着区块链。” 他指着屏幕上的哈希值,“现在,顾氏集团的侵权证据,己经同步到筑梦集团的招标系统。”
培养室的冷风机突然启动,吹散了残留的酸雾。苏眠看着陆沉舟处理伤口,医用棉签按在齿轮划伤处,鲜血渗出来,在白大褂上晕开个小太阳的形状。她突然想起他说过,每个斗拱都有自己的脾气,而他们正在做的,就是让这些脾气在代码与齿轮中,对抗资本的侵蚀。
当实验室的钟指向凌晨一点,陆沉舟的手机震动,筑梦集团的招标秘书发来消息:“顾氏集团因‘商业间谍行为’被取消竞标资格,星沉科技方案首接进入终审。” 他看向苏眠,眼中终于有了暖意:“想看看爷爷当年的实验视频吗?”
电脑里的老录像开始播放,1987 年的永安门遗址,戴机械表的老人捧着糯米灰浆样本,身后是刚修复好的斗拱。他对着镜头说:“木构件会记得匠人手上的温度,就像齿轮记得每一次转动。”
苏眠盯着录像里老人的手腕,机械表的齿轮纹与陆沉舟现在戴的分毫不差。实验室的搅拌机突然发出低鸣,那是自动清洗程序启动的声音,像百年前匠人搅拌灰浆的号子,在深夜里轻轻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