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集团 38 层评审厅的冷光映着沈蔓的香奈儿套装,她的指尖在触控屏划出流畅弧线,AI 建模的古楼在投影中旋转,斗拱交接处的接缝精确到 0.01 毫米:“顾氏方案采用工业级 3D 打印技术,” 她的视线扫过陆沉舟胸前的星沉科技工牌,“修复周期比传统方案缩短 60%。”
苏眠盯着屏幕上棱角分明的木质纹理,那些由算法生成的年轮走向,与父亲笔记里 “建炎二年松木” 的天然纹路相差 17 度。她摸向口袋里的银色怀表,表盖内侧的星图在灯光下若隐若现,突然站起身:“真正的古楼修复,” 怀表链撞在桌面发出脆响,“是让材料记住自己的名字。”
陆沉舟打开防潮箱,取出昨夜在古楼 “摇光星” 位置挖到的糯米灰浆样本。玻璃瓶上的火漆印带着泥土痕迹,封存三十年的灰浆表面泛着珍珠光泽,用放大镜可见极细的松木纤维 —— 那是 1987 年陆爷爷偷偷留存的 “建炎糯米” 与 “永安门松木” 的共生样本。
“检测报告显示,” 突然闯入的工作人员递过文件,声音带着颤抖,“星沉科技的样本氯离子含量 0.87%,远超国家标准。”
陆沉舟的指尖在文件上停顿,“氯离子超标” 西个字的排版方式,和 1987 年顾氏集团伪造的材料清单完全一致。他悄悄握住苏眠的手,在她掌心用指腹写下 “星图” 二字 —— 三个月前他们在实验室重构的星图数据,每个星点都对应着糯米灰浆的分子结构,而检测报告里的 “超标数据”,恰好跳过了星图中心的 “紫微垣” 区域。
“顾氏集团的 AI 模型,” 他站起身,袖口的机械表齿轮纹扫过检测单,“缺少最重要的时间维度。” 调出手机里的区块链存证,“星沉样本的氯离子含量曲线,” 他指向随时间递减的波形图,“符合《营造法式》记载的‘三年自洁’特性 —— 这是工业材料永远无法模拟的匠人智慧。”
评审厅的吊灯突然闪烁,沈蔓的高跟鞋声在过道响起:“陆总以为靠情怀就能赢?” 她递过平板电脑,星沉科技的股权结构图上,顾氏集团的持股比例在凌晨三点刚更新为 20%,“下周三的董事会,” 她的翡翠镯子撞在电梯按钮上,“你会收到新的项目负责人任命。”
洗手间的瓷砖墙映着苏眠苍白的脸,保洁阿姨的对话混着水流声传来:“穿白西装的先生在茶水间,往蓝杯子里倒了白色粉末。” 她猛地想起评审会前,陆沉舟用的正是实验室编号 “LMX-07” 的蓝色马克杯,杯身上还刻着爷爷的机械表齿轮纹。
实验室的门虚掩着,显微镜的冷光映着陆沉舟伏在操作台上的身影。他的白大褂领口洇着深色水痕,唇角的血迹在瓷白台面格外刺眼,旁边的培养皿里,本该稳定的糯米灰浆正冒出细小气泡,纳米涂层表面出现类似海砂腐蚀的蜂窝状结构。
“是氯化钡。” 陆沉舟的声音带着金属般的钝响,他举起检测试管,沉淀的钡离子在灯光下泛着微光,“和 1987 年顾永年替换海砂时用的工业盐,” 他看向苏眠惊恐的眼睛,“同属氯离子载体。”
苏眠的指尖划过他手背的旧烫伤,那里还留着昨夜提取样本时被碎砖划伤的痕迹。她突然想起古楼井底的星图,第七颗星位置的海砂样本检测报告,此刻正加密存储在星沉科技的服务器里 —— 每个数据节点都对应着评审会现场的监控摄像头编号。
“启动‘斗拱计划’。” 陆沉舟按下显微镜的加密按钮,培养皿底部升起金属支架,将异常冒泡的灰浆自动封存。苏眠看着他重新校准显微镜,物镜转盘的刻度停在 “建炎二年松木” 专用倍率,突然明白,这场评审会上的齿轮博弈,从来不是数据与情怀的对抗,而是两种修复理念在时光榫卯中的正面碰撞。
当急救车的鸣笛在楼下响起,陆沉舟被扶上担架时,腕间的机械表突然发出蜂鸣 —— 那是星图数据同步完成的提示。苏眠握着他塞来的 U 盘,外壳刻着 “1987.6.15”,插入电脑的瞬间,评审会现场的监控录像自动播放:顾承远的白西装袖口闪过银光,将白色粉末倒入蓝色马克杯的动作,被实验室门口的红外摄像头完整记录。
沈蔓的高跟鞋声再次响起,这次带着明显的踉跄。她看着苏眠手中的 U 盘,翡翠镯子突然从腕间滑落,摔在地面的检测报告上,恰好盖住 “氯离子超标” 的伪造数据。苏眠弯腰捡起镯子,发现内侧刻着极小的 “LMX-87”—— 那是陆爷爷 1987 年检测报告的编号,此刻正作为证据,出现在同步上传至文物局的区块链存证中。
评审厅的灯光重新亮起,筑梦集团的技术总监突然推门而入,手中拿着新的检测报告:“星沉科技的样本,” 他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氯离子含量在接触空气后持续下降,三小时内己符合北宋糯米灰浆的天然指标。”
苏眠望向窗外,古楼废墟的方向飘来细雨。她知道,这场评审会上的齿轮虽暂时卡住,但藏在星图里的匠人智慧,就像陆沉舟实验室的糯米灰浆,终将在时光的冲刷下,显露出超越工业算法的自洁能力。而属于他们的修复工程,才刚刚开始 —— 在数字世界的地基上,用带着体温的齿轮与斗拱,重建那座永远不会坍塌的精神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