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跨洋的诉讼

M国纽约曼哈顿的深秋裹挟着冷雨,联邦法院外的金属护栏上凝结着水珠,将“#中国科技公司盗取西方智慧#”的热搜词条映得扭曲。苏眠的雨伞骨卡住第37次,她盯着手机里的伪造视频:悉尼仓库的监控被篡改,顾氏保镖的黑色西装被AI换成星沉工服,所谓“销毁涂层资料”的画面里,燃烧的文件正是地基的羊皮纸残页扫描件。

“他们用了deepfake技术。”陆沉舟的律师林肯·陈推了推无框眼镜,平板电脑显示着澳洲警方的验痕报告,“沈氏贸易的最后一箱资料在布里斯班港口失窃,集装箱锁孔残留着顾氏集团专用的硅基润滑剂。”他的指尖划过运输单复印件,签收人签名的笔锋,与深海科技专利文件如出一辙。

法庭内的胡桃木长桌泛着冷光,深海科技CEO詹姆斯·顾的定制西装袖口绣着微型星图,与顾承远的袖扣图案完全一致。他的食指敲着镀金边框的专利证书,玻璃展台反射的灯光在“1990年3月15日”的申请日期上跳动:“原告方主张,”他的华语带着新加坡腔的尾音,“星沉科技的‘榫卯量子传感技术’,核心算法源自我方的‘古建筑应力监测系统’。”

苏眠的指甲掐进掌心,父亲的怀表链在桌下发烫。她突然注意到证书边缘的水印——由七个变形斗拱组成的图案,逆时针旋转45度正是古楼密道的星图轮廓。当她打开怀表,内侧齿轮在阳光折射下投出光斑,竟与詹姆斯·顾展示的专利图纸完美重合,连应力监测点的标注,都和陆爷爷1986年手稿的第17页分毫不差。

“1987年6月,”她的声音通过同声传译器响起,“顾氏集团将偷来的星图手稿寄往海外,”目光扫过詹姆斯·顾突然绷紧的下颌线,“包括我父亲绘制的榫卯应力分布图。”法庭后排传来窸窣声,有记者认出她就是认证会上曝光走私榫卯的中国匠人。

詹姆斯·顾的律师突然站起,呈上厚达两英尺的技术文档:“我方有完整的研发日志,”牛皮纸封面上印着“DEEPSEA R&D 1988-1990”,“证明应力监测技术由我方独立完成。”陆沉舟接过文档时,注意到装订线用的是糯米纤维——和地基母本的防护层材质相同,却在边缘处露出半截英文标签:“MADE IN SINGAPORE, 1987.07”。

休庭铃声响起时,陆沉舟的加密手机震动三次。医院监控画面里,沈蔓的病号服领口大开,锁骨处的海砂划伤旧疤在消毒灯下发白:“顾明修手里的‘匠人名单’,”她的声音混着监护仪的蜂鸣,“记录着1987年被迫伪造文件的所有人,”镜头拉近,她掌心写着“苏国华 陆明修 沈明远”三个名字,“包括……你父亲在M国的联络人。”

视频在“联络人”三字处中断,苏眠的怀表突然发出轻响,表盖内侧的星图与法庭穹顶的彩绘玻璃重合,形成诡异的光影闭环。她想起地基里的“匠人之心”存储舱,每个榫卯都刻着参与建造者的名字,而詹姆斯·顾展示的专利,恰恰缺少了最重要的“匠人指纹认证”模块。

“他们偷走了技术,”陆沉舟在走廊尽头停住,望着雨中的自由女神像,“却偷不走爷爷在每个数据节点埋下的‘呼吸密码’。”他调出星沉传感器的底层代码,每个监测点的命名规则,都是古楼榫卯构件的建造顺序,“就像沈蔓说的‘匠人名单’,”雨水顺着他的机械表缺角滴落,“每个真正的匠人,都会在时光里留下独一无二的印记。”

下午的庭审焦点转向技术比对,深海科技的专家正在拆解“亚特兰蒂斯涂层”的核心成分,却始终无法解释为何纳米交联反应会在湿度85%时失效——这正是陆沉舟在实验室发现的、源自1987年海砂事故的致命缺陷。苏眠看着詹姆斯·顾频繁擦拭额角,突然明白,他们所谓的“独立研发”,不过是在匠人智慧的地基上搭建了摇摇欲坠的空中楼阁。

当星沉科技的律师团队呈上地基母本的DNA检测报告,法庭突然陷入寂静。糯米灰浆中的荧光菌基因序列,与詹姆斯·顾展示的“专利技术”里的防腐成分完全一致,而基因链末端的“LMX-8706”标记,正是陆爷爷1987年的实验室编号。“这不是巧合,”林肯·陈的手指敲着检测报告,“这是技术剽窃的铁证。”

休庭时,苏眠在洗手间门口遇见詹姆斯·顾的秘书,对方掉落的文件夹里露出半张照片:1987年的新加坡港口,顾明诚与年轻时的詹姆斯·顾站在集装箱旁,脚下的木箱印着“永安门古楼专用材料”——和海关查获的走私榫卯包装箱完全相同。

暴雨在黄昏时分渐歇,联邦法院的铜门映着晚霞。陆沉舟收到林知夏的消息:“悉尼仓库失窃的资料找到了,”附件是张监控截图,“沈蔓的律师在文件里发现了这个。”画面中,沈蔓的父亲沈明远抱着木箱,箱底露出一角泛黄的名单,第一个名字正是“苏国华”,后面跟着的,是M国文物局前官员的签名。

“明天的庭审,”苏眠摸着怀表内侧的齿轮,“该让他们看看真正的‘匠人名单’了。”她望向远处的自由女神像,火炬光芒穿过雨幕,恰好在她掌心投下星图的影子——那是三十年前,父辈们在时光里埋下的、永不熄灭的匠人之火。

法庭穹顶的吊灯亮起时,陆沉舟将沈蔓的视频投影在证人席,沈明远的签名在詹姆斯·顾的专利证书旁显形。“1987年6月15日,”他的声音盖过陪审团的私语,“这些名字被刻进古楼地基,”画面切换到的星图壁画,“而你们偷走的,”指向深海科技的技术文档,“不过是刻在纸面上的、没有灵魂的齿轮。”

詹姆斯·顾的肩膀突然垮下,他盯着视频里沈蔓的旧疤,终于明白为何三十年来,无论如何复制数据,都无法让涂层真正与古建筑共鸣。因为真正的匠人智慧,从来不在专利证书上,而在每个匠人掌心的老茧里,在他们与时光对话的榫卯咬合中,在他们愿意为文明传承付出一切的、永不断裂的信念里。

当法官宣布休庭至次日,苏眠看着詹姆斯·顾被助理搀扶着离开,他的定制皮鞋踩过水洼,倒影里的星图水印正在雨中模糊。她知道,这场跨洋诉讼远未结束,但正如古楼地基里的母本灰浆,无论遭遇多少裂痕,终将在匠人的守护下,重新生长出属于自己的、不可复制的文明年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