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奶奶眼看小梅这个死丫头也是什么也不会,做点事不够贴本钱的,媳妇笨也就罢了,毕竟小二子不能没有女人,但是这个丫头就明显是多余的 原本还指望她能里里外外撑起来,白得一个佣人,谁知道这赵家,连佣人都惯的没边,怪不得惯的闺女啥也不会。现在小梅不仅啥也不会,还事事拦在那赵氏前面,要教训都不太方便,而且也不能长期睡在八仙桌子前,总要去弄一张床,还有被窝行李什么的让她住,还要多吃一份饭。养在家里,将来如果要嫁人,是不是还要贴补点呢?
想到嫁人,眼前一亮,不如把她嫁了,这丫头身体结实,屁股大,模样也水灵,说不定还能换点彩礼。于是等春梅贩粮食回来就跟春梅说,“你去打听打听,或者放出口风,有哪户人家要娶媳妇,或者娶二房什么的,把这死丫头嫁出去得了,放在眼面前添堵。”春梅一听,正中下怀,本来看这死丫头就不爽,况且同是张家媳妇,凭什么赵氏就要有丫头护着,“妈,你不说我还不好开口呢,前几天我侄儿来看我,一眼就看中小梅了,不如把他嫁给我侄儿。”三奶奶斜眼看了她一眼,“你们家才吃几天饱饭啊,就能养的起这么细皮嫩肉的媳妇了?你那侄儿快30了吧?你觉得配吗?”三奶奶其实没说出口的是,你们家能给得起多少彩礼?
说实话,三奶奶自己娘家也有侄儿的,但看小梅这样水灵灵的狐媚子样子,穷人娶她纯粹是败家的开始,到时候不要招蜂引蝶弄得家宅不宁。况且自家侄儿也是出不起彩礼的。
过了两天,大奶奶就上门来了,原来是从春梅那里得到消息。大少爷张文远结婚几年了,大媳妇人虽然也体面漂亮,但是闺女丫头倒是生了两个,一个带把的都没有,而且过了一年多也不再怀孕了,正想再纳一房呢!这小梅身体结实,屁股大好生养,一看就是养儿子的命。而且脸盘也不错,乌眉大眼水灵灵的,将来生的孩子也不得丑。文远也是看过她的,上次去河北岸下聘的时候就一眼看中小梅了,一首没好意思开口呢,怕文顺自己想留着以后暖床。
三奶奶听了自然高兴,大少爷能看中再好不过,大少爷有钱大方,彩礼自然不会少的,且还可以在大少爷这里落个人情,况且有小梅和赵氏的这层关系,大少爷以后更能与文顺来往亲热点,也能多照顾一点。至于说文顺这边有没有这个意思,根本不用考虑,自己什么人家啊,还要给儿子娶几房啊,一房就够呛了。现在文顺满心满眼都是赵氏呢!即使将来要纳二房,也不找小梅啊,主仆俩连成一气,还怎么好调教呢。
立即就把小梅叫过来,跟她说了这个事情,小梅顿时流下了眼泪。自从踏进张家的门,她就知道她与小姐不会有好日子过。自己本就是一个下人,命运自己肯定做不了主的,关键是小姐那么柔弱,太太又是那么爆脾气,必然也是护不住自己的。前几天,那个大少奶奶还跟她说,娘家侄儿看中她了,说要把她嫁给娘家侄儿,那侄儿那天来的时候,自己又不是没看见,长的黑不溜粗,老头巴经的,看着就不舒服,与其嫁给他,其实还不如跟文远少爷呢!
文远少爷样子没说的,人也很温和,说话文绉绉的,别的不说,最起码嫁过去总算有床可以睡了,只是那大少奶奶能容吗?而且,如果嫁给文远少爷,自己就不能陪伴小姐了,那太太和大少奶奶不得更欺负小姐了?怎么办呢?关键是自己和小姐现在连出个门的自由也没有,也没法回去告诉老爷和太太拿主意。不过,即使能告诉他们,也是叫他们焦心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己经嫁过来了,他们又能怎么办呢?还能真的把小姐接回娘家,毕竟二少爷对小姐还是不错的,而且小姐貌似怀孕了呢!还怎么回娘家去,以后明远表少爷还怎么会要呢?
见小梅一首没有说话,大太太说,“怎么?你倒还不愿意啊?我家文远那是十里八乡都出名的人物,在乡公所呢,有权着呢!只要我们家文远愿意,还不知道多少姑娘上赶着要给他生孩子呢,你一个低贱的丫头,倒还拿上架子了,真是若痴若狂的。”小梅只好开口,“不是这样的,大太太,文远少爷那么好,能服侍文远少爷,自然是我几辈子修来的福分,我磕头烧香都来不及呢!只是老爷和太太陪我过来是要陪伴服侍小姐了,我走了小姐不是要孤单吗?”
三奶奶立即说,“什么孤单啊,怎么说话呢!我们一家人不能陪她啊,要你陪?而况且小二子人家夫妻恩爱,你老插中间算什么啊,你莫非还想跟二少爷?人家少年夫妻老来伴,自古没有叫丫头陪伴到老的道理。你乖乖地嫁给文远少爷多好,女人迟早都要嫁人的,总比把你嫁给那些穷鬼好,要不把你嫁给小红梅那光棍侄儿?”
小梅吓了一跳,连忙说,“那大太太,太太,我愿意嫁文远大少爷。但是我起码去跟小姐说一声吧。”“不用了,小红梅,你去把赵氏叫过来。”
赵海玥听了这事,先是觉得有点愕然,继而觉得或许也不是坏事,至少小梅可以有个安身之处。小梅现在连睡觉地方都没有,而且每天还要跟着自己受训斥埋怨,甚至还要挨打。看她们的样子,既然动了这个心思,自己不同意也没有用,而且如果不跟文远大哥,说不定还要跟别人,比如小梅说的那个大嫂娘家侄儿,还不如文远大哥呢,好歹吃穿不愁,好在还算是一大家人,以后见面机会也多点。如果能幸运地为文远大哥生个儿子,也就算苦尽甘来了。但是,文远大嫂未必高兴吧,虽然她反对不了,但是暗地里给点小鞋穿,磋磨磋磨这也是必然的。
在场的人可等不了她纠结,把她叫来难道真的要听她意见了?什么事情轮到她做主了,只不过是说一声罢了。当下三奶奶说,“大嫂放心,赵氏没有说话也就算同意了,你看什么时候日子好,小梅自己去就行。”
“那不能,我们家也算是娶二房媳妇,虽然不举行什么仪式,但是花轿总是有的,小梅如果能够给我生个孙子,那也就是我孙子的脸面。这样,择日不如撞日,今天是二月十六,倒也是是个好日子。我回去跟文远说一下,就今天吧,晚上我们一大家子人一起吃饭热闹一下。”
主仆俩还有什么好说呢,最后赵海玥把自己娘家陪嫁的衣服挑了一套把小梅装扮起来,另外还送了几套衣服还有一些首饰作为给小梅的陪嫁。虽然大太太家什么都有,但也不一定到得了她的手,小梅自己有点东西傍身总是好的,主仆俩自然抱头痛哭一场,为未来不测的命运。
文远少爷当然不会亲自来接,找了一顶小轿把小梅接了过去。张文顺回来听说,也就叹了口气,什么也没说。晚上大家一起去大老爷家吃了一顿团圆饭,文远少爷席间也是笑眯眯的,显示很满意,至于他后来给了多少钱给她三婶的,别人不得而知。只是他的太太表情比较复杂,当然在众人面前表现得还是很热情大方的,还说希望小梅能够尽快开枝散叶,为张家添丁进口。小梅并没有能够上桌,而是站在桌子边上,当然也没有盖头,又不是大家没看见过她。她只是文远大少爷为养儿子而娶的小妾,是大户人家的生孩子机器而己,连玩物都算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