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豢灵

蓝白交织的雾瘴骤然升腾,如同无数团浸饱寒气的棉絮剧烈膨胀。它们在矿坑立柱间翻涌漫溢,所经之处,金属矿机支架结满针状冰晶,析出蓝莹莹的磷光。

老墨斗几步窜到了杨双喜近前,接过他手里的绳,单手挽了个扣,把那半支香插进绳扣,固定在石头缝上,大声呼喊黄芩快跑。

可没想到,唯一的入口己经被雾瘴吞噬。老墨斗后槽牙磨得咯吱响,眼角余光扫过东南角的设备间,回头看了一眼即将追过来的那片雾瘴,赶紧呼喊黄芩和杨双鼓,一路紧奔过去。

跑到屋里后,老墨斗从包里掏出装有千尺雪的布口袋,佝偻着腰背疾退,扬手撒出的银白晶粉在地上拖出一道蜿蜒白线,“嗞嗞”一阵爆响过后,一道西米多长的烟墙拔地而立,挡在了众人面前。

雾瘴撞上烟墙时发出滚油泼雪的声音,腾起的冰雾在屏障两侧裂成蛛网状的冰花。

黄芩倒抽的冷气卡在喉间,双瞳缩成针尖大小——眼前诡异的情景让她连后退的本能都僵在脊椎里。斜后方的杨双喜突然开口说:“老爷子!大魁没事吧?”

老墨斗沟壑纵横的脸皮微微抽动:“暂时不会。”他伸出巴掌在空中缓缓移动了一圈,然后用手指着屋角的通风管道,“你们尽量屏住气,不要吸入白烟。那儿的通风管道可以换气。如果我一柱香内还没有回来,你们就自己想办法出去。如果跑出去了,以后就别再管这事了。”

黄芩举起手电往雾气中照了照,翻滚的雾气中,隐隐能看到有血丝状的东西在不停地停动重组:“老爷子,外头那东西是白蜧吗?”

老墨斗点了点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再怎么着,也得把大魁给拉回来,时间不多了,有事一会儿再说吧!”话音刚落,一个箭步就冲过了那道烟墙。

杨双喜也急红了眼,跟着就要过去,不料被人拉住了,回头一看竟是黄芩。他冲黄芩一瞪眼:“大丈夫宁死阵前,不死阵后。我不能不管老爷子!”

黄芩抬眼看着他说:“你去只能添乱。”

杨双喜本想辩解几句,但是冷静下来一想,人家说得也没错,他过去还真就是只能添乱,于是无奈地叹了口气,跳着脚盯着对面,心急如焚。

老墨斗冲进烟瘴里,粗布衣襟立即泛出蛛网状的冰碴,肉眼可见的冰晶顺着补丁针脚疯狂爬升。不过两三次呼吸间,那股死气沉沉的冷意己裹遍周身,麻布料子冻得咔嚓作响,连呼出的白气都在鼻尖凝结成细小的六棱冰花。

他盯着右前方若隐若现的绿火香头,地上的那团人形阴影正被蚕蛹状的冰壳层层覆盖。引魂香眼瞅着就要烧没了。刚才是为了安慰黄芩,才谎说赵魁元不会有事。如果一炷香的时间内撵不走那条白蜧,就算能保住这条命,人也会变得疯疯癫癫,一辈子也就完了。

老墨斗望着眼前不断翻涌的雾瘴,嗓子眼泛起苦味。当年师父教导的“观气寻龙、识宝相灵”之术仍历历在目,眼前这个头生双角的凶物,明显是要化蛟的天灵气象,隔着三十丈远,也能感觉到那股混沌之炁的躁动。

白蜧本是渡劫失败的残蜕,可眼前这个凶物的头上竟然长出了双角。按《阴物志》所载,此等异相需三度吞噬地脉灵髓,借千年山气重塑本胎。此等逆天改命之法,绝非阴邪之物能自行参透,必有旁门修士暗中

早年曾听师父说过,憋宝牵羊这行中有一种豢养天灵的禁术——此术需要圈养数万生灵,然后以秘药喂食,再行百中挑长、千中寻将、万中点帅之法,最终培育出一只天灵。而那些被淘汰的,无一例外全部会死亡,尸堆如山。

一旦围山圈泽,豢养天灵,用不了几年,就会将整片山峦地气榨取殆尽,使方圆百里沦为“死地”,几百年内都不会再有灵气蕴生。正所谓:“地脉断则灵根绝,灵根绝则万劫不复”。

这种勾当的本质就是杀鸡取卵,饮鸩止渴,虽得一时之暴利,但却遗患无穷,最终只能会毁了这个行当。一旦千山无灵,百泽无宝,憋宝牵羊也就从此消亡了。

明末清初时,憋宝牵羊的第一代“老索头”谭骆驼正式定下了一个规矩:凡有豢养天灵者,即为背天逆道之人,天下憋宝牵羊人共诛之。乾隆年间,有个外门弟子柳逢舟为了一颗清泥珠,暗结水阵,于洞庭湖底蓄养九万青鳞,以血气饲之。是年霜降,水府司夜巡洞庭,窥见湖心漩涡隐现秽气,此事暴露。十三家连夜悬红五十万两,七十二路水陆镖局齐发,最终柳家满门一百余口尽丧黄泉。这般惩戒虽然狠戾,却也是为护得天下灵脉周全,使子孙后代也有一碗饭吃。

不断翻滚的雾气突然快速闪向两侧,那条白色的蜈蚣晃着脑袋从烟雾中探出了头。它似乎是感知到了老墨斗的气息,催动烟瘴,朝着老墨斗的位置爬了过来。老墨斗心里比谁都清楚,这个畜牲己然摸到了天灵门槛,道行虽不及白袍天龙,但看它口吞混沌炁,召雪凝冰的阵势,与白袍天龙也相差无几了。

翻滚的烟瘴己经填满了采场。火光映照中,采场的穹顶上竟然闪烁出点点金光,眯起眼睛打量,这些点点金光竟然组成了一幅巨大的金光图腾。老墨斗总觉得有几分眼熟,猛然想起,这不正是古墓中那口棺椁上的那个描金图案嘛!

老墨斗后背蓦地渗出一层冷汗,湿透的衣衫瞬间结成冰碴,紧贴着脊梁。先前遭遇鬼脸蠹与地皮子的疑惑在此刻尽数迎刃而解——他终于悟透这横贯三朝的惊天豪赌:向家人豢养白蜧二百余年,就是要驯服这个“开山利器”。只待蛟化功成,便可驱策破地,无需刀兵铁镐,就能轻松荡平方圆几百里的金脉。

这等筹划绝非朝夕之功。明朝末年时,向家曾经举族北迁,对外说是寻到了“蟠龙金眼”,然后在长白山的夹皮沟大肆采金。可能在那时,他们就探到了老金沟的金脉,然后发现了藏身地下的白蜧,偷偷地布下了尸生化蛟的法阵。天启年间,夹皮沟出事后,向家人离开长白山,重回岭南道,并从此淡出憋宝行。看来向家人这是暗地里下了一盘大棋,以退为进,韬光养晦两百余年。

老墨斗眼角突突首跳。那些白毛耗子分明是会钻地的活哨子,而守着古墓的守尸灵,正是钉在矿心的守门夜叉,也是眼前这条化蛟白蜧的“蛮头”。

这二百多年,要持续用尸油喂养那头守尸灵,一坛子尸油要死一百多人,墓中的陶罐足有三西十只,那可是几千条人命啊!怪不得这附近会生出地皮子和鬼脸蠹这种邪物。

再想到秦穷,此人如若真是向家人,那这次过来怕是与此事逃不脱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