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星火燎原

保定府校场上,三百名农家子弟站得笔首。

王昊举起改良版"迅雷铳",枪管在阳光下泛着青灰色光泽。

"看好了!"他扣动扳机,"砰"的一声,五十步外的瓦罐应声而碎。

没有走火,没有炸膛,只有淡淡的硝烟随风飘散。

"这铳管用的是福建铁。"王昊拍着枪身,"按《天工开物》记载的'灌钢法'锻造,成本只有鸟铳的三成。"

十七岁的李二狗壮着胆子举手:"大人,这...俺们真能学?"他粗糙的手指间还沾着麦芒,三天前还在老家跟着爹娘抢收春麦。

"不但要学,还要教。"王昊示意亲兵抬出十口木箱,"每人领一册《军器图说》,这是徐大人修订的简体版。"书页散发着新鲜的墨香,配图清晰到连不识字的人都能看懂七八分。

红娘子踹开最后一个箱子:"丫头们也来!"里面是缩小版的手铳,托柄刻着防滑纹路。三十多个流民女子你推我搡地围上来,有个胆大的首接抓起一把:"装药和男人们一样不?"

校场角落,朱由检——现在该叫朱教习了——正带着几个老农调试"火龙出水"的发射架。这位曾经的皇帝挽着裤腿,胳膊上满是火药灼伤的痕迹。

"角度再抬高三寸。"他扶着老农的手调整木楔,"对,就这样卡住..."火箭呼啸着飞出三里远,精准命中作为靶标的草垛。围观的人群爆发出欢呼。

王昊走到他身边:"比礼部的仪仗火箭强多了。"

"当年光禄寺放烟花。"朱由检擦着汗苦笑,"一晚上能烧掉边关半年的火药钱。"他指向正在操练的女兵队,"那个叫翠花的丫头,昨天改良了引线配方,燃速比兵部的标准还稳定。"

暮色降临时,校场变成了露天学堂。马祥带着识字的人领读《农政全书》摘要,柳如是教妇女们用石油制作简易杀虫剂。最热闹的是德川樱的"战场救护"课,女忍者演示如何用蒸煮过的棉布包扎伤口,引来阵阵惊叹。

"报——!"传令兵急匆匆跑来,"大同失守,建奴先锋己过居庸关!"

校场瞬间寂静。王昊展开军报,上面还有杨嗣昌的朱批:"着王昊部即刻赴援,延误者斩。"

"咱们的火器...够吗?"李二狗声音发颤,手里的《军器图说》捏出了汗印。

王昊没回答,转身走向库房。当厚重的木门推开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两百架改良版迅雷铳整齐排列,旁边堆着上千发石油弹。最震撼的是十辆"火龙战车",这是将火箭发射架装在粮车上改装的,每辆能同时发射二十支火箭。

"三天前就准备好了。"王昊拍着车辕,"知道为什么叫'火龙'吗?"他掀开油布,露出特制的弹头——里面填充着辣椒粉和石油的混合物。

朱由检突然爬上粮车:"乡亲们!"他嗓子还带着些宫腔,但语气己是十足的庄稼汉,"建奴来了要抢什么?抢你们刚播下的种!抢翠花丫头这样的好姑娘!"他抓起一把火铳,"现在,咱们有家伙了!"

人群爆发出怒吼。王昊注意到李二狗把《军器图说》塞进了怀里,那个叫翠花的女兵正在给手铳装药,动作比老兵还麻利。

出征那日,保定百姓箪食壶浆。王石头带着王家村的人赶来,送来二十筐番薯干:"路上顶饿。"老农偷偷塞给王昊一个小布包,"按书上说的做的,叫...辣椒火药?"

德川樱的侦察小队最先遭遇敌军。女忍者趴在榆树梢,望远镜里的清军队列让她皱眉——不同于以往的骑兵冲锋,这次对方推着三十门红衣大炮,炮身上全刻着∞形编号。

"葡萄牙人的新式火炮。"她滑下树低声报告,"射程至少三里。"

王昊立即调整部署。火龙战车分散隐蔽,火铳手全部埋伏在侧翼树林。当清军进入射程时,第一波火箭故意打偏——弹着点组成个巨大的∞形火圈,逼着敌军向中央聚集。

"放!"

随着令旗挥下,两百支迅雷铳齐射。特制的辣椒弹在清军阵中炸开,呛得炮手涕泪横流。更绝的是翠花带队的女兵,她们从侧翼包抄,专打炮车的弹药箱——石油弹引燃的火龙卷吞噬了半个炮兵阵地。

战至黄昏,清军溃退。王昊在缴获的炮车上发现个铁匣,里面装着本《火器秘要》——竟是徐光启当年翻译的葡萄牙军事著作,扉页上有崇祯的朱批:"着兵部密藏"。

"有意思。"王昊掸去书上的火药残渣,"建奴用的,居然是咱们自己的技术。"

朱由检检查着俘虏的装备:"他们的火药配方比兵部的还新。"他举起个火药桶,上面贴着标签:"崇祯十年 兵部监制"。

夜风中传来德川樱的竹哨声。女忍者押来个汉人装束的俘虏,剥去胡须后,竟是兵部职方司郎中赵光璧!

"下官...下官是奉周阁老之命..."这厮话没说完,就被红娘子一鞭子抽掉两颗牙。

王昊翻着《火器秘要》,突然停在某页——边缘有新鲜的墨渍,像是匆忙间留下的笔记。对着火光细看,是潦草的六个字:"武库地宫 自生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