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不知不觉间,一天又快过去了。
孙志高告别众人走向书店,他的书已经抄完了,今天是来钱货两清的。走在路上还有些激动,让他想起前世第一次领工资时候的心情。
等孙志高来到书店,发现掌柜正在招待客人。掌柜的发现了孙志高和他打招呼,孙志高示意他先招待客人。
等了一柱香的功夫,掌柜的这才忙完。
“不好意思孙小哥,耽误了一会,先喝茶。”掌柜的端上茶水,歉意的说道。
不愧是八面玲珑的生意人,把顾客们的情绪照顾的很舒服,让人忍不住想和他亲近一些。
之前称呼自已为公子,后来在孙志高的要求下改为小哥。这里熟悉的大人称呼小孩为“小官人”或“小哥”,这种称呼代表着两人的亲近。
“掌柜的言重了,我希望你越忙越好。这样你就能日进斗金、财源广进。”孙志高行了一个恭喜发财的手势。
生意人最喜欢听的就是这种话,就算自已明知道是假的,也当讨个好彩头。
“那就谢谢小哥了。”掌柜笑眯眯的说道,乐的眼睛都成缝了。
孙志高见此情景忍俊不禁,两人寒暄片刻后,孙志高从包里拿出了抄写的书籍。
掌柜接过来仔细查验,他发现孙志高的字又进步了。让伙计拿上书比对,看看书中有没有遗漏错字的,他则在这里和孙志高闲聊天。
不久之后,伙计去而复返。他对掌柜的表示,孙志高抄写的书没问题。
“孙小哥这是一贯钱,我们这次的交易就两清了。你抄的书很不错,看的出来你的字又进步了,不知之后还接活嘛?”掌柜的递给了孙志高一贯钱,接着询问道。
“当然,掌柜的你也知道我家的情况。我母亲不容易,我想替她分担一些。而且我读书花费越来越大,必须得早做打算。”
“掌柜的我想在书店租书,不知这一月需多少钱?”这个是问题困扰孙志高一段时间了,他已经提前学完蒙学的课本了。
再想往上学,没有课本呀!想练字没有字帖,今天有钱了,一会走时买个字帖。
“这个不好说,得看你租的什么书和书籍的数量。市场价一般每日在一两百文,具体情况具体收费不等。”掌柜的顿了顿说道。
我去,自已刚才还为手中的一贯钱沾沾自喜。这点钱都不够租一个月书,按照掌柜的所说,每月需要三五贯钱。
看到孙志高眉头紧皱,掌柜开口说道:“我和小哥一见如故,若是小哥能应我一件事,这租书钱就免了。”
“嗯?我有那么大本事嘛!这三五贯钱说免就免,不会是想割我腰子吧。”孙志高疑惑不解,内心想入非非。
掌柜的解释道:“他这几天从来往的学子中听到了孙志高的学习情况,今天他看了孙志高的抄书很不错,就想着孙志高能否带带他孙子。”
“掌柜的孙子今年六岁,家里准备送去夏夫子的学馆启蒙。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掌柜想让孙志高带带他孙子,哪怕是学习一些良好的习惯呢。”
能在书店干掌柜,自然也是识文断字的。掌柜的一方面想结个善缘,他觉得孙志高是块璞玉。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自已的孙子,一个学馆那么多学生,夫子是不可能顾得上所有学生的。当然像孙志高这种好学生是个例外,这是夫子重点的关注对象。
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掌柜的认为孙志高是个人才。无论是读书写字,还是做人做事都有条不紊的。
鸟随鸾凤飞能远,人伴贤良品自高。自已这个孙子被老伴娇惯的厉害,在学馆夫子能管理,放学后就需要一个能正确引导他的监督者了。
听到掌柜的述说,孙志高想了想说道:“掌柜的我可以答应你的条件,但我们事先得约法三章。”
“我叫你小哥,你也别和我客气了,你就叫刘老丈吧。管教方面的事,我们不插手。我为了防止孙子回家被老伴插手,准备把学习的地点放在店里。”刘掌柜说完,还露出狡黠的笑容。
既然书店掌柜考虑的这么周全,孙志高当然愿意了。这个时期获取知识的渠道太少了,对于农家子弟最近的就是书籍。
不像前世有度娘、有短视频平台,人们有啥不懂的一搜就出来了,从文字到视频极其详细。
拜别刘老丈后,孙志高踩着霞光最后的余晖回到家中。
哎呀!忘记问刘老丈小说话本的事了。抄书挣的就是个辛苦钱,对于想要改善家庭生活条件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娃儿,今天怎么回的这么晚?”孙母看到儿子后,迎上去问道。
看母亲的焦急样子,她已经在门口等许久了。孙志高前世自从奶奶去世后,就再也没有人等他了。
这种久违得感觉真好,万家灯火有一盏是属于自已的。
孙志高握着母亲的手让她安心,说道:“我去书店交抄写的书,又和掌柜的商量了一些事情,所以今天就耽搁了一些时间。”
母子二人进入屋来,孙志高摸黑点着了油灯。孙母每天晚上吃完饭就早早睡了,就是为了省灯油。
在这个家,只有孙志高经常使用这个油灯。
孙志高和母亲说了今天的事,顺势从包里拿出了那一贯钱。
孙母看着儿子懂事的样子,内心是五味杂陈。她既欣慰儿子长大懂事了,自已对生活更有奔头了。同时又心疼儿子早早接起生活的负担,他只是一个八岁的孩子啊!
同龄人这时候只知道吃喝玩乐,有父母的庇护,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是被动无可奈何的选择。
孙母心疼儿子想要反对,但话到嘴里怎么都说不出口。对于这个贫穷的家庭来说,每一文钱都弥足珍贵。
自已还想让儿子参加科举考试,这里面的花费大了去了,并且还是逐年增长的。
大哥也有一大家子,父母那边也已经年老。自已是指望不上了,她总不好再麻烦双亲吧。
在者因为自已频繁的打秋风,闹得薛家家宅不宁。
薛家早就分家了,父母和大哥在一起。所以每次因为自已的事情,弄的双亲夹在中间也很难受。
唉,思来想去还是不能少了这笔收入。要怨就怨你父亲走的早,把我们娘家留在了这世上。
听着孙母哽咽的声音,孙志高搂着母亲安慰。就这种家庭,原主能考上秀才也是个有毅力的人。可惜最后自已把自已惯坏了,落了那样一个下场。